【職場二三事】5個錯誤溝通方式 破壞團隊互動基礎
編譯/龔鈺翔
每個偉大成就或目標的背後,都擁有優秀的溝通能力作為基礎。同時,對於團隊合作方面的互動也是如此。溝通是團隊合作的基石,對於優秀的團隊,良好的溝通能力是帶領團隊能夠順利協作,才能夠累積忠實客戶。但是也有糟糕的溝通症狀,如不主動聯繫、閒言碎語、或低效率等,造成內部的溝通障礙,阻礙單位的進步。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對市面上400家企業裡的100,000名員工進行調查,發現因為公司內部團隊成員溝通不良,導致每年平均損失6,240萬美元。以下是最常出現的5個錯誤,是造成團隊協調破壞的主因。
- 自作聰明,將事情複雜話
許多主管可能曾經歷過「冒名頂替症候群」。這是一種讓你覺得你的成功並不是因為靠自己的能力得到,而是憑著運氣、時機、誤讓別人覺得自己能力很強、聰明等,也擔心有朝一日被人識破自己是個騙子。
這症狀的表現方式,例如像機器人一樣唸誦口語說話,其目的是想要用複雜話掩蓋他可能不懂的東西,顯得像是領導者掌控全局的印象,但過度複雜化只會讓聽眾覺得很亂。
- 沒有清晰的溝通架構
當你溝通時沒有循序漸進的溝通架構,會造成你的觀點失去聽眾的認同,且無法造成影響力。你需要事先跑過一次流程,去對這段演說有著清楚的重點圍繞著它。
你不能遇到不知道的事情,而把它複雜化,應該將其透明化,精簡概要說明已知與未知的事情,這樣也不會有讓別人疑慮的問題。
- 重要的訊息傳達不夠
無論資訊多讓人振奮還是鼓舞人心,只有說一次往往是不夠的。作者Sara Sabin說到她經常與領導階層一起工作,當他們報告團隊願景、企業戰略還是行動計畫,往往只傳達了一次「重點」,然後當你與其他聽眾聊起時,他們只有模糊的記憶。
一般來說,你想傳達的重點性越高,在你敘述的頻率相對也要高,這樣聽眾才能將訊息充分吸收並融入。就像是Jeffrey Lant在他的心理學提到「7次規則」,也就是說消費者可能需要同時聽到一個重點訊息7次,才會對此訊息去行動。
- 只有一種溝方方式而已
哈佛商學院Tsedal Neeley教授做了一項研究,發現那些透過許多方式傳達訊息給經理的人,能夠更順利、即時完成專案,而那些只用單一傳達訊息的人反之。
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你如果想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必須清楚知道這點。有些人喜歡用聽的學習,有些人歡閱讀、實踐、面對面方式學習,透過各種不同方式傳達訊息,可幫助你增加與人互動經驗。
- 缺乏換位思考
如果你正在傳達具爭議性或是困難的資訊時,選對方式溝通相當重要,如果你用機器人的方式進行溝通,可能產生負面影響,使聽眾產生脫節。
有時候你遇到此類問題,你需先反思一些問題。如果我坐在台下,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想要聽到什麼?聽眾會感受到你傳達的訊息是否考慮過他們的感受。如果聽眾能夠辨識出講者對他們產生同理心,這能使聽眾產生共鳴。
資料來源:FastCompany
瀏覽 67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