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協作力】溝通最佳法則 如何讓同事按照你的期待做事

作者/王裕玲

「我不需要被人喜歡,我只需要被尊重。」這是英國女政治家、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面對身邊顧問給予指點時,所說出的一句名言。我們在學習溝通的方法時,當然也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贏得尊重,進一步影響他人,並解決問題。

我們在學習溝通的方法時,當然也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贏得尊重,進一步影響他人,並解決問題。
我們在學習溝通的方法時,當然也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贏得尊重,進一步影響他人,並解決問題。(圖/123RF)

在必要的時刻提出批評,對於他人而言可能是難聽的話,但如何讓這些批評也能得到正面的反饋呢?比起言不由衷地維持「虛假和諧」,相信大多數人都期待在更開放、更坦率的環境中,建立高質量的共識。要如何讓同事按照期待來做事,以下是幾點重要的溝通法則。

更多新聞:【團隊協作力】創造團隊幸福感 打從心底真心幫助他人

溝通的環境以實體面對面為佳

許多人容易陷入指責性的批評,只告訴對方哪裡做錯了,卻未能好好說明怎麼樣做才是對的。我們其實可以透過談心的形式,把正確的做法告訴對方。因此,在溝通環境上,比起透過文字訊息,面對面的交流更能讓溝通者讀懂彼此的真實心態。

定義問題解決目標

「今天找你主要是想溝通一下,我對你的某些行為感到不滿,想和你談談。」這種直截了當的表達可以避免誤會。接著要陳述「發生了什麼事」,請耐心聽完對方的陳述,讓對方也能從他的角度重新釐清事件,這樣才能確認是否真的是配合度不足的問題。第三個要問的問題是:「你怎麼看這件事?」這個問題很重要,它讓對方也有機會自我剖析,並意識到問題所在。這樣才能進入「如何輔導與改善」的關鍵環節。

自己如何接受批評

所謂的開放性溝通,如果自己總是處於高高在上的姿態,也很難真心說服團隊的所有成員認同你的觀點。試想,如果自己遭到同事的批評,也可能會導致情緒低落,此時要記得不要在公開場合暴露自己的情緒。

其次,在批評過程中不要急於解釋,讓對方將想說的話講完後,再抓住時機,找到建設性溝通的機會,這樣雙方才能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最後,如果可能的話,請主動回應並說明已經做出的改進。即使對方不是主管,只是同輩,這樣的積極回應也能增加同事間的好感與認同。

正面溝通是為了讓彼此共同進步

批評與指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彼此能共同進步,做到正確的行為。我們在面對不得不進行負評溝通時,可以選擇面對面的環境,定義問題,設定反饋點,並完成輔導與改善的重新認知。通過這些步驟,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在團隊中建立更良好的互動與協作關係,最終達到共贏的效果。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5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