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排隊人就會來? 別這樣推產品!頂尖業務教你用心理學讓顧客主動上門
《最強の業務心理學》是一本讓你輕鬆搞懂「成交背後心理」的超實用指南!不管產品有多好,關鍵都在於你能不能「讀懂人心」。
作者大谷侑暉親身實踐,從學校教材銷售員做起,短短四個月內成為業績冠軍,之後更靠心理學成功創業,帶領一大票業務菜鳥逆襲,變身頂尖高手,不動產銷售、生涯規劃、健身教練,甚至公司老闆,都靠他的技巧賺翻天!
(本文選自大是文化的《最強の業務心理學》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詳見此)
「共識與社會認同」(Consensus & Social Proof),簡單來說就是「跟隨多數人的意見就能安心」的心理傾向。例如,一般人看到店門外大排長龍的拉麵店,都會感到好奇、想進去品嚐。他們下意識的認為「排隊=絕對好吃」,也就是說,越是受歡迎的事物,越能讓我們安心,於是在不知不覺中選擇它。
此外,買新型智慧型手機時,合約可選擇A方案或B方案,但資費種類複雜多樣,經常讓人看得一頭霧水。這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詢問「最多人選的方案是哪一種」。因為跟著大多數人、選擇風險最低的選項,最讓人放心。
還有一個具體例子是,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也能在負面狀況下發揮功效。例如,巷子裡有人亂丟垃圾,路過的人看到後,便會想「我也丟一下好了,應該沒關係」,便把剛拿到的收據隨手扔進路旁垃圾堆。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覺得大家都那麼做,那我也可以做,進而正當化自己的行為。
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常見於各種經濟活動,無論是電影、音樂或家電產品,賣得最好的永遠是暢銷商品,熱賣的理由是「因為大家都買了」。說得更簡單一點,它被選中的理由就是大家都選它,由於價值已經被社會證明,所以每個人都想擁有。
強調數據,但不能造假
要在業務中活用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方法很簡單。只要告訴對方,有很多人選擇你販售的商品或服務就可以了。
大家應該經常看到廣告上或是行銷文案,使用「業界第一」、「總共超過一千名的……」、「回購率高達90%」或「顧客滿意度達到90%」等宣傳文句,為的就是將共識與社會認同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如果你想推銷某個方案,可以告訴對方「90%以上的人都選B方案」,會很有效果。例如,顧客原本考慮便宜的C 方案,但你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引導他選擇稍貴一點的B方案,大幅提高客單價。
而且,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更可有效提升當場簽約的機率。舉例來說,顧客之中有人對簽約有疑慮,詢問:「有多少人現場直接簽約?」這時可以告訴對方「大約有90%以上的人當場就決定了」,對方很可能因此放心:「那我也簽吧。」
像以上例子這樣強調數據,能強化共識與社會認同的效果。如果單單說「很多人選擇B方案」,難以讓對方想像,甚至會懷疑:「很多人是指多少人?」如果用詞曖昧不清,顧客很可能會覺得業務員說不定是在隨口胡謅,而不再信任業務員。因此,利用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時,一定要附加實際的數據。
此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不能在數字上說謊。其實不單是使用這個法則的時候,人本來就不應該說謊,但還是有許多人濫用「90%」或「業界第一」等數據,結果失去公信力。
想藉由共識與社會認同法則發揮影響力,重要的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數據。如果真的沒有,就要重新思考行銷的方式。要是使用虛假宣傳來引發共識與社會認同,很可能會構成詐欺或誇大不實的問題,絕對要小心。
熟人──重複曝光效應
重複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扎榮茨(Robert Zajonc)於1968年提出的心理法則,也被稱作「單純曝光效應」。
以下介紹幾個具體的例子。大家是否曾有以下的經驗?一開始覺得很可怕的人,經常接觸後反而變成好朋友;或者剛開始對某個廣告很反感,看久了之後反而習慣了等。
就像這樣,當我們越常接觸某個對象,越容易產生好感。重複曝光效應的關鍵,就是接觸次數比接觸時間更重要。
舉例來說,想讓喜歡的異性對自己產生好感,那麼比起一天相處五個小時,連續五天相處一個小時的效果更好。每個人都想和喜歡的人一直待在一起,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但是,如果想達到交往的目的,最好的方式是反覆進行一小時左右的接觸,會是最佳的方式。
熟識後壓力減輕,誤以為有好感
其實,至今都沒有人了解重複曝光效應的原理,不過在眾多假說中,有一個說法較為有力,就是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perceptual fluency misattribution),這是指習慣會提高我們對某人或某物的認知及感覺,讓我們誤以為對對方萌生好感。
所謂的知覺,就是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及味覺等感官,掌握外在事物。舉例來說,當我們不了解初次見面的陌生人,感官知覺就會全力運作,這會帶來極大的壓力,讓我們與他人初次見面時變得非常緊張。但是接觸幾次後,對方的存在變得十分明確,知覺不需要再全力運作,壓力自然也減輕了。
總結來說,增加接觸次數,能減少透過知覺處理的壓力,進而減輕和對方見面的壓力。於是,腦部就會誤以為「壓力減輕=一定是因為對對方有好感」(錯誤歸因)。
雖然這個理論還只是假說,卻能讓我們更了解腦部構造,所以還請當成基礎知識牢記起來吧!
製造機會、增加接觸
如果是跑業務,以越少的接觸次數拿到合約越好,這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花3小時拿到合約,與只花一小時就拿到合約,後者明顯更有效率,節省下來的2小時,又可投入其他的銷售活動。但是,初出茅廬的菜鳥業務也這麼做的話,只會失去大把簽約的機會,畢竟接觸的次數太少,很可能還沒完全獲得對方的好感。
以喜歡的女性為例,對方都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就直接告白,很可能只會白忙一場。因此,必須先戰略性的增加接觸次數。
那麼,應該將接觸次數設定為幾次最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依銷售程序來區分。序章曾提過,銷售程序大致可分成四個過程:①取得信任、②傾聽、③簡報、④完成交易。
取得信任,是築構信賴關係的階段。傾聽,則是引出顧客個人資訊的階段(第三章會具體分析)。簡報,是為顧客提出解決問題方案的階段。完成交易,是促使顧客簽約的最終階段。這些銷售程序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若是不先從取得信任的階段開始,一步步往下進行,根本無法到達最終的簽約階段。畢竟,沒有人願意被陌生的業務員問一大堆問題。
想像一下,有個你還不是很信任的私人教練,不停的逼問你:「現在體重多少?」、「理想的體重呢?」、「想克服的課題是什麼?」你一定會覺得很煩吧!或者是連服務內容都還不清楚,對方就追問:「您覺得怎麼樣?」還被逼著購買,感覺一定很不好。因此,銷售程序是順利成交最重要的概念。
稱讚對方加上求助──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效應(Benjamin Franklin Effect),是十八世紀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提出的心理法則。簡單來說,就是「人會對自己幫助的對象抱持好感」。
當時,賓州議會的A議員與富蘭克林關係不睦。富蘭克林希望能獲得對方的支持,但沒有刻意討好對方,反而是請求對方借他一本書。就因為這個契機,他反而成功的與A議員結為好友。從此之後,這個現象就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
再比如,當一位女性在海中溺水,這時恰好有位男士經過並救起她。此時,這位女性不僅會覺得該男士十分有魅力,救她的男性也會對女性萌生好感,十分有趣。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以結論而言,這是受到承諾與一致性原理的影響。
以先前的狀況為例,路過的男性救了溺水的女性,他的腦部便產生錯覺:「我之所以救她,一定是對她有好感。」
人類通常會想幫助自己喜歡的對象,也就是說,幫助的行為與好感有很強的關聯。於是,當自己出手相助之後,為了保持一致性,腦部就會萌生對對方的好感。
多問,多尋求幫助
運用這個心理法則最有效的做法,便是「不懂就問,別猶豫」。
銷售業界往往會要求業務員必須在工作上無所不知。但這種不合常理的標準,反而失去了獲取好感的絕佳機會,真的非常可惜。大多數的業務員也認為,如果在工作上有不懂的地方,很可能會因此失去顧客的信賴,所以往往會不懂裝懂。
比方說,我身為業務心理學的專家,萬一顧客問我:「你知道互惠原則嗎?」我卻從來沒聽過這個法則,這時如果我謊稱「當然知道」,一旦之後被識破,就會瞬間失去顧客的信任,更不用說獲得對方的好感。
所以,這時我反而會請教對方:「不好意思,這我倒第一次聽說,可以麻煩您跟我說說互惠原則,讓我參考一下嗎?」當我尋求對方的幫助,反而能成功獲取他們的好感。
身為專業人士,對於商品的相關知識,當然是了解得越多越好。不過,如果不巧遇到前述狀況,千萬別不懂裝懂,大方的向對方請教才是上策。
(本文選自大是文化的《最強の業務心理學》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詳見此)
瀏覽 8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