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與臺灣生命科學的距離|漫談【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出席2024世界政府峰會提到「生命科學才是未來」引爆話題,除了「生命科學」是否即將成為新的明星科系?還有「相關領域」真的已在臺灣市場厚積薄發?這個說法某種程度與國內現勢判若雲泥,難怪引發網友一面倒的否定回應。

示意圖:取自123RF

生命科學包括所有對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等)進行研究的科學領域,同時涵蓋其他學門,例如生物倫理學等,現已逐步走向一個專精化、多學科、多領域的複合專業。臺灣目前的「生物學」仍然是生命科學的核心概念,「分子生物」和「生物技術」進展仍未純熟,相關的子學科還是針對特定類型的研究範疇,難怪黃仁勳的「全球化」言論無法「在地化」,主要是在學術面難以接地氣。

更多新聞:美中競爭下的新一波科技「控腦」|漫談【主筆室】

以學界面向來看,全國超過50所學校以及100個系所跟生命科學相關,約莫十年之前,相關科系改掛生命科學招牌供過於求,使得該領域的畢業生淪為「科技過剩」人力之一。黃仁勳的巨觀說法是將生命科學跨越生醫與生技的傳統思維,走出臺灣並與國際交流,例如全球環保意識高漲的碳稅交易等,勢必需要懂得「生物資源」與「環境成本」在生命科學領域的人才。

生命科學學群在臺灣教學體制的分類上各吹各調,部份學校單獨成系,有的成立學院招生,依據分類招聘教授的教學目標截然不同,甚至還有按照各校專長制定方向,難怪黃仁勳的說法無法引發廣大迴響。例如臺灣大學隸屬綜合大學,課程涵蓋範圍完整,舉凡宏觀生態、生物多樣性,個體的生理構造等,可能比較接近「生命科學才是未來」的說法。

以產業面向來看,生物科技人才過剩始終都是結構問題,早在二十年前開始浮現,主要在於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緩慢,就此進入惡性循環的「飽和狀態」。黃仁勳是站在晶片、軟體及電腦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的全球趨勢,以此應用在生命科學上,例如醫學、生物技術和藥學領域的藥物發現,也都需要能將新的藥物推向市場的人才。

生命科學市場在臺灣求職出路恐有所謂技術門檻,主要仍是學校訓練的專業不一,從醫藥、實驗、化驗、食品、材料,以至醫療從業、醫藥業務、醫療設備等,臺灣企業不僅沒在相關領域投入資金,自然會與跑國際線的黃仁勳全然脫軌。依據勞動部去年6月公布資料,社會新鮮人薪資平均為新台幣3.4萬元,醫藥衛生畢業薪資達3.8萬最高,生命科學既不專精無法稱霸,也讓「生命科學才是未來」的說法引發質疑。  

黃仁勳與臺灣生命科學的距離,主要是在國際現勢與國內結構的極大落差,受到學界與產業的共伴影響,迫使臺灣在認知上以管窺天。

瀏覽 3,67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