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藝術品的「革命運動」|漫談【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美國華盛頓法院裁定一起人工智能(AI)創作藝術作品不受版權保護案例,根據法律因無自然人輸入情況下,法官認為只有雙方合作才能獲得版權,人工智能系統無法擁有創造著作;就當AI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法規若能邁向全新定義的版權歸屬,無疑是AI藝術品的「革命運動」。

示意圖:取自123RF

  人類設定指令讓AI完成創作能稱為作者嗎?這恐怕才是著作版權的核心問題,去年有位名叫艾倫的美國人以作品《太空歌劇院》參加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競賽,在「數位操控攝像」的項目擊敗對手,抱走300美元的冠軍獎金。外界批評這幅創作是用AI作畫工具Midjourney完成,評審難以區分出自誰手。但事實上,只要保有人類思維與原創性質,相信藝術家也能與AI科技共存。

更多新聞:AI機器人「伴侶」 真是Soul Mate!?|漫談【主筆室】

  AI界今年最大新聞是有一封由千名專家聯署,呼籲暫停大型人工智慧研究的公開信,當中包含知名科技巨頭特斯拉的執行長馬斯克,直指AI工具的絕佳學習能力將會取代個人專業,對於藝術創作而言更是首當其衝。然而,AI目前仍是需要人類作為人工智能系統的下指令者,反而可以利用AI優化藝術作品的「創作流程」。

  創作者的「靈感來源」一直都是藝術品的重中之重,要在創作初期混合視覺元素的功能,進而切入創意發想的各種環節,再去配合個人以及AI的創作環境,才能真正激發創意!畢竟人的思想瞬息萬變,AI若能作為記憶庫的資料,便能在創作靈感來源上建置一套專屬「中央廚房」。

  舉例來說Midjourney這套AI工具在藝術創作上已眾人皆知,它能針對藝術家的作品反覆訓練,當代的藝術家為了結合新媒體,也必須在工作當中融入科技軟體,能夠改善創作流程才是關鍵。人類難以自行演算決定工作階段,利用AI作為輔助工具,某種程度也是個人創作的「客製服務」。   

  AI藝術品的「革命運動」在於掌握原創讓藝術家「事半功倍」,作品背後的熱情動力才能與AI科技共存,以此優化藝術作品的「創作流程」,在創作靈感來源上建置一套專屬「中央廚房」,作為個人創作的「客製服務」。只要掌握原創性質,同時也能擁有著作版權,不必擔心AI科技取代專業,畢竟藝術家的靈感才是無價之寶。

瀏覽 4,909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