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連「情感」也能計算出來?

編譯/李寓心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從雲端運算技術到虛擬AI機器人的製造,為人類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改變和體驗,但這些機器是如何感受,與人類感受情感呢?

根據《Neuroscience》報導,機器能夠解釋人類的情緒狀態,以做出相對應的行為和回應,是因為很大程度上,機器能夠模擬出人類的情感,也就是透過所謂的「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情感運算」其實是一個新興的科技領域,處於人工智慧(AI)和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的交叉點,可歸屬於AI的分支。

根據《Neuroscience》報導,機器能夠解釋人類的情緒狀態,以做出相對應的行為和回應,是因為很大程度上,機器能夠模擬出人類的情感,也就是透過所謂的「情感運算」(affective computing)。示意圖:RF123

而情感運算同時也是一個涉及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跨學科領域,藉由演算法,提高機器的判斷能力,以識別、處理、解釋和模擬人類的同理心,因此被認為是情商的一部分。最早情感運算可追溯至早期的哲學研究,即為人類對情緒的分析,但使情感運算真正成為現代計算機科學分支的,是1995年羅莎琳‧皮卡德教授(Rosalind Picard),所發表有關情感運算的論文。

以目前情感運算應用的例子來說,新的Apple Watch Ultra所具備的功能,就是透過感應器來檢測體溫和其他心理數據,將其傳送給AI系統進行健康分析。同時有關情感運算技術的發展,在近期發行的「多模態情感運算」(Multimodal Affective Computing)一書中,也概述了情感運算最先進的主題,包括對應用情感運算系統和社會訊息的處理辦法等。

書本內容涵蓋臉部表情的情感識別、身體表情的情感識別、語音處理、情感文本和對話處理等,並將情緒的計算模型、理論基礎及情感語音和音樂處理囊括在內,可視為下一代情感運算系統的指導方針,可便於應用在需要情感運算、分析和識別等領域的醫療機構。

資料來源:Neuroscience

瀏覽 64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