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擊地球太空塵埃 可能含有外星生命

編譯/李寓心

日前,一位東京大學的教授,在研究中指出,天體生物學家應該檢查,來自太空的塵埃和其他系外行星的碎片,以提高搜尋地外生命的可能。

撞擊地球太空塵埃 可能含有外星生命。示意圖/123RF

根據報導,東京大學天文學教授Tomonori Totani於《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中發表一項新研究,Totani認為,每年大約有10萬個帶有生命的塵埃,落在地球上,因為當一顆行星撞擊另一顆行星時,會產生半球大小的隕石坑,而這些碎片會被散佈到整個行星,甚至進入到星際空間。

Totani表示,在撞擊的過程中,對有生命居住的行星來說,能產生足夠大的影響,使這些碎片,也許會夾帶著生命進入太空。從理論上來說,微生物化石或其他具有生命跡象的生物,都能被保存在行星所噴出的碎片當中,進而可從這些碎片顆粒,找到通往其他能維持生命的行星,如同地球一般。

這一新研究,類似於泛種論(panspermia hypothesis)的假說,透過人類假設生命是無所不在,能在整個銀河系中,搜尋生命存在的跡象。然而,並非所有系外行星的碎片,都有足夠的速度噴射至太空,前提還必須克服來自該行星的引力。因此,Totani也計算出,能被散佈的碎片,體積必須很小,但只要約一微米寬,就足以容納單細胞生物。

然而,Totani也提到,這些碎片涉及的距離和時間都很長,再加上太空中,高強度的輻射,會大幅降低地球接收到藏有生命跡象行星碎片的可能性。但Totani的研究顯示,可能還是會有太空塵埃碎片,降落在地球上的南極冰層或海底,並被保存完好,目前也的確在南極洲的雪和冰樣本,以及深海沉積物中,都有發現微隕石的蹤跡。

雖然這些微隕石的標本,與太空塵埃相比,相對容易尋找,但要將太陽系外物質與源自太陽系物質做區分,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倘若人類可以找到一種方法,從恆星中分離出星際塵埃,或許就能夠找到含有外星生命痕跡的塵埃顆粒了。所以最後Totani也呼籲鄰近的科學家們能接受這項研究,以提高搜尋太陽系外生命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SPACE

瀏覽 1,32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