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律師公會攜手工研院清大 共同培育「科技律師」

記者鄧君/新竹報導

新竹律師公會為了持續提升律師服務科技廠商的專業能力,繼 2016 年創辦「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第一期)」課程後,後疫情時期去年12月初再度與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以及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合作,開設「科技律師培訓計畫(第二期)」課程,日前舉行結業典禮。

新竹律師公會表示,隨著臺灣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國內廠商對於攸關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智慧財產權與跨國商務法律專業需求與日俱增。位於臺灣高科技產業園區重 鎮的新竹律師公會,原本就是許多高科技企業法務長及智權長的培訓基地。

新竹律師公會、工研院、清華大學共同培育「科技律師」,以因應大新竹地區的產業需求特色, 第二期共43位學員結訓。(圖/新竹律師公會提供)

「科技律師學苑」創辦人前新竹律師公會理事長楊明勳律師、清大科法所創所所長范建得教授,以及工研院副總王鵬瑜法務長秉持科技與法律緊密結合,填補傳統法學教育之不足,並提供科技產業具國際水準法律專業服務的理念,從無到有,建立三方合作機制,並網羅堅強的實務師資陣容。使得「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之推出,引起業界積極迴響,第一期學員並多能學以致用,迄今仍普獲佳評。

「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第二期的課程延續創辦精神,引領律師認識半導體、資通訊、雲端大數據、生技醫療、綠色能源等等重要產業知識,更特別增加淨零碳排、AI 人工智慧、公司治理、企業 ESG 永續經營等最新議題,並針對高科技廠商營運所需,延請高科技公司具豐富實戰經驗的法務長親自傳授,分享有關審訂合約、授權談判、跨國訴訟、智財管理等等實務知識及案例,以期培養具備能力支持臺灣廠商打贏國際盃的「高科技律師」。

「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第二期總計招收 46 名學員,成員背景包含臺灣律師、美國律師、香港律師,還有新竹地檢署檢察官等等。課程為期 3 個月共 54 小時,透過線上課程,學員們每週二、四、六在下班後,犧牲與家人相處及個人休息時間,參與學習科技法律領域,並與世界接軌。日前舉行結業式,共有 43 位學員取得結業證書,並可同時取得清華大學 3 學分的修課證明。

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長尤美女律師親自到場頒發結業證書,尤理事長高度肯定新竹律師公會的「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成果,並勉勵所有律師學員們勿忘初衷,學以致用。

歷經新竹律師公會王彩又理事長、魏翠亭理事長的持續推動,「科技律師實務培

訓計畫」終於克服疫情挑戰而成功完成續辦第二期,現任理事長許民憲律師特別表示感謝公會前輩的無私奉獻以及理監事們的鼎力支持。許理事長不諱言指出,隨著全國律師聯合會的成立及會員生態改變,各地方律師公會需要更加凸顯自己的特色,加強服務會員,以爭取會員認同,才能發展壯大。

許民憲說,「科技律師實務培訓 計畫」課程就是新竹律師公會的特色,充分運用新竹在地科學園區及跨產業大本營工研院的優勢,並結合國立清華大學的優質師資,不但培養法律人瞭解產業實 務運作,同時藉由課程平台,鏈結學員與高科技企業法務長、人才供需雙方直接對話,創造多贏共好。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長蔡昌憲博士認為,企業需要的法律人,除了要懂得所屬領域的法律知識外,也需要對所屬領域的產業及技術具備一定程度的瞭解,才能做出結合商業、法律及產業營運的正確判斷。除了近來備受關注的公司治理、企業ESG 永續外,以經歷過 2019 年的 COVID-19 疫情影響為例,由於攸關切身利害,民眾更加清楚國家的醫療專業能力及醫院負載能力的重要性,新藥開發的鉅額資本投入及超高失敗風險等等生技醫療產業的產業特性,本期「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課程裡,即邀請深具實務經驗的講師深入探討制度設計對於病患權益及生技產業的影響,並從國際經驗看臺灣藥事法規、分享目前醫療產業的專利保護狀況以及重要的合約關係;以培養接地氣,具解決產業及民眾問題能力的高價值律師。

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執行長王偉霖博士表示,這是一項相當有實用價值的課程,講師均來自科技產業法務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工研院高階主管等等,這些都是學員自己花錢找不到的師資。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 書」,講師們分享的每一個教訓或經驗,都是學員們從書本上得不到的寶貴啟發和資產。工研院樂見法界菁英能與產業實務相結合,並且分享更多重要前瞻技術 給業界,期許工研院、新竹律師公會和清大科法所三強聯手,未來持續支持「科技律師實務培訓計畫」之舉辦,與臺灣科技產業發展並肩成長。

瀏覽 53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