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顯影劑具毒性 恐造成腎源性全身纖維化
編譯/高晟鈞
核磁共振造影(MRI)是一種使用磁場與脈衝所進行的特殊檢查,具有安全、準確、無創傷等優點。但在某些情況下,會利用顯影劑增加X光、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的影像清晰度。當病患將顯影劑通過口服或注射注入身體後,身體組織在影像上會比沒有使用的時候來得更清楚。如此可以增進器官、血管合組織的可見性,有助於醫生診斷疾病。
然而,顯影劑大多還有一些有毒的烯土金屬,諸如釓或是鋇等等。有研究證明,這些奈米顆粒會滲入腎臟細胞,並引發嚴重的副作用;在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腎源性全身纖維化,是一種影響皮膚和各個器官的痛苦疾病。
近期,有研究團隊使用電子顯微鏡,檢測腎內這些微小沉積物的結果。
根據統計,大約50%的MRI掃描都使用了這種含有釓的顯影劑。這些奈米粒子實際上是在細胞內形成奈米材料;並且大部分服用含钆造影劑並進行MRI檢測的患者,體內都觀察到了烯土金屬滲入身體各個器官的結果,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釓是如何被分離出來的。
作者Brent Wagner表示,含釓造影劑雖然具有增加MRI相片觀察範圍的優點,但其會對人體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而且很有可能,許多醫生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風險,在非必要的時候給予含釓造影劑,甚或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進行MRI檢測。
另一方面,钆會藉由人體的尿液排出,而這也意味著它會進入下水道系統,但廢水處理廠不具有能力將其去除或回收。最後,釓會觸發纖維細胞中的白細胞釋放,並阻止傷口的癒合。
基於以上幾點,作者認為需要更謹慎評估患者該進行MRI診斷及服用含钆造影劑的時機與標準。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
瀏覽 1,97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