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有隱私安全疑慮嗎?

編譯/莊閔棻

在世界上一些地方,有關「智慧城市」技術的安裝引起了一些活動家和政治家的反對,但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是要讓政府監視所有人嗎?如果不是,又為什麼一直提到要安裝更多的「監視器」、「感測器」呢?

事實上,所謂的「智慧城市」是為了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安全,所安裝的一系列技術項目,包括公共交通和基礎設施等,從免費的公共Wi-Fi,到帶有充電功能的公園長椅都是其一部分,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智慧的措施。

智慧城市的部署涉及很多「監視器」、「感測器」的設置,以及數據的收集,因此很多居民就對自己的隱私表示擔憂。示意圖:RF123
  • 該技術是做什麼的?

智慧城市技術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包括確認停車場還有幾個空位,或當公共垃圾桶滿的時候通知相關單位去處理等。也有一些項目專注於改善環境條件,如透過水管管線中感測器減少城市廢水對環境的影響,還有一些感測器是為了幫助老人過馬路所安裝的。

澳洲南澳首府阿德雷德市(Adelaide)北郊的一位市長Gillian Aldridge就表示:「智慧城市是關於透過技術來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其中包括像行人安全監控等。此計畫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居民安全,包括讓政府知道你的需求是什麼,而不是為了侵犯大家的隱私。」她說:「這是一個關於盡我們所能照顧社區的問題。」

  • 「智慧城市」 一詞的起源是什麼?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跨國科技及諮詢公司國際商業機器(IBM)在90年代末提出的。南澳大學專門研究智慧城市的研究員Shadi Shayan表示,「智慧城市」的概念仍在不斷發展,目前沒有關於智慧城市的普遍定義或系統。

Shayan提到,在全球範圍內,不同的城市都正因其技術的創新而被認可。她說:「新加坡就以智慧公共交通而聞名」;「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則非常注重永續發展,並以智慧能源、智慧廢物管理和替代交通模式而聞名」;「韓國的首爾則以全方位的網路部署和可以收集數據以改善城市服務的感測器而被認可」。

她還提到,人口過多已經成為全球的一個問題,因此許多城市都正在試圖努力緩解交通堵塞。Shayan說,在利用先進技術減少交通堵塞、改善公共生活方面,則由西班牙和日本領先。巴賽隆納實施了永續發展和改善公共安全的戰略,而東京也正在實施交通管理策略。

  • 為什麼會出現對智慧城市的抗議?

智慧城市的部署涉及很多「監視器」、「感測器」的設置,以及數據的收集,因此很多居民就對自己的隱私表示擔憂。澳洲福林德斯大學副教授、安全和隱私技術委員會的主席Alireaza Jolfaei就表示,許多人擔心數據會被如何使用。

Jolfaei說:「數據本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他認為應該有明確的指導方針,讓公眾可以信任這些額外的監視系統。但他也提到:「問題是,當我們收集這種大量的數據和關於人的資訊時,我們能向人們提供什麼樣的保證?如何告訴他們說,這些數據到底是如何被使用的?我們能提供什麼來保護人們的敏感資訊?」

研究員Shadi Shayan則表示,我們可能需要更多關於該技術的教育。她說:「許多擔心自己隱私的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智慧城市。」她認為,智慧城市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可能說要讓技術應用於一切,卻不用在公共領域。」

  • 該技術能否保證我們社區的安全?

南澳大利亞州警察局長Grant Stevens就很歡迎智慧城市,他說:「它當然有助於防止犯罪和解決犯罪問題,世界上有一些城市將臉部識別技術作為其監視網路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ABC News

瀏覽 46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