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影像、機器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習  核安檢測新技術

編譯/鄭智懷

鑒於核能安全與防止核擴散的重要性,各界在過去超過一甲子的歲月不斷開發檢測、收集與處理核設施資訊的技術。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對外協調負責人Carrie Mathews表示,衛星影像、機器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習的出現,使得調查員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檢查工作,而非浪費時間在編寫報告或其他重複性任務上。

衛星影像、機器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學習  核安檢測新技術。示意圖/123RF

一般而言,國際原子能總署會從公開資料來源收集有關核能安全與防止核擴散的資訊,其中,商業衛星影像就是重要的資料來源之一。而新式光學儀器、傳感器的開發也大大幫助分析過程。該組織基礎設施分析科Marc Lafitte指出,商業衛星影像補足了各國提供資料中不足的部分。整體而言,衛星影像的四大功用,分別是核對各國提供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規劃現場活動、監測核設施活動,以及確認未通報的其他活動。

在機器人的應用上,國際原子能總署技術專家Dimitri Finker認為該技術「不僅能提高測量的準確性,還能提高檢查的效率」,有助於營運商和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工作。譬如在2022年,國際原子能總署開發出名為Cherenkov viewing device的小型機器人,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在儲存核燃料的燃料池的檢測工作。

最後,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學習(ML)技術可以提供調查員在海量的資料─例如監視器影片,快速找出是否有未通報的違規,或是濫用核設施的行動,協助後者決策,以及減少錯誤的發生。另外,人工智慧技術還能協助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工作人員執行抵禦網路攻擊、防止設備資料竄改,以及其他如身分驗證與加密等工作。

資料來源:IAEA

瀏覽 55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