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科技公司裁員背後的真正原因
編譯/莊閔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蘋果沒有裁員外,最近不論是科技公司的裁員,還是裁員的聲明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大家都是因為經濟環境惡化、通貨膨脹、利率升高及最重要的過度招聘而必須消減支出,才進行裁員。但據報導,事實上,這些公司都沒有快破產,又或是這些員工真的績效不好,但那到底又為什麼要裁員呢?而裁員真的有效嗎?
根據《The Verge》的報導,這些公司裁員是因為:投資者改變了他們評估公司的方式。MIT史隆管理學院副院長Michael Cusumano就表示,一般來說,當公司增長非常快時,如當收入每年增長 20% 或 30% 時,沒有人會時刻注意利潤,但現在,因為不是增長期,因此投資者更加謹慎了。
Cusumano提到,一般來說,投資者用來衡量科技公司投資價值的一種衡量標準是每名員工的收入,而因為疫情期間雇用如此多人導致每名員工的收入下降了。他說,像微軟這樣的軟體公司每位員工的收入應該是 50萬美元,或者至少是 30萬美元,也有可能會更高。但當這個數字開始降低時,投資者就會開始擔心公司的人數太多了,因此這是人們每年、甚至每季度都會關注的事情。
然而,裁員背後的理論是要為公司省錢,因此照理來說,隨著需要發的工資減少,公司的成本應該要降低,但這似乎並不永遠正確。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Jeffrey Pfeffer就說,裁員可能不會削減成本。他說,事實上,幾乎沒有經驗證據表明裁員有助於提高盈利能力,甚至還有一些證據表明裁員實際上會損害盈利能力。正常情況下,公司沒有成本問題,他們有的是「收入問題」,而裁員不會增加收入,反而可能會減少。
事實上,關於裁員是否真的能提振股價的文獻參差不齊。在一項研究中,關閉工廠並裁員的公司比只裁員的公司得到了更好的回報。 但數據也顯示,在 2020 年疫情期間,裁員就對股價沒有任何影響。那麼,如果實際上裁員可能沒有用,為什麼科技業還相繼裁員呢?
Pfeffer表示,他認為科技公司正在互相抄襲,不論是裁員還是聲明。他說,管理思想之父彼得·杜拉克就曾說過:「思考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經理不思考。」
參考資料:The Verge
瀏覽 1,43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