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白質神經纖維束成像 精準瞄準大腦減少治療時間
編譯/高晟鈞
核磁共振技術(MRI)是一種結合量子物理、 超聲波技術、電磁學和訊號處理的跨領域科技,於1973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MRI是透過改變外加磁場的強度,透過識別身體中水分子的氫原子信號分布,透過計算機加以處理,描繪人體內部結構的圖象。
白質神經纖維束成像便是基於MRI成像的一衍伸技術,用以描繪體內神經纖維束連結的成像。此技術由UT Southwestern的醫生所開發,透過高能聚焦超音波(又稱海服刀),用以治療好發於帕金森氏症(一神經衰退疾病,會表現出一系列肌肉退化的病徵)患者的相關肌肉性震顫現象;它能精準瞄準大腦,減少治療時間,副作用低且能改善治療效果。
這種基於MRI技術的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需要高度準確性,直接靶向大腦區域,否則容易導致患者包括虛弱、手腳發麻和感覺異常等不良副作用。為此UT Southwestern的醫生開發了一能在診所實施的標準化療程──四重白質神經纖維束成像技術,並對患者的反應進行了觀察。
在最新的研究中,分析了18名接受療程,耗時三個月以上的患者數據。研究結果顯示,基於四重白質神經纖維束成像技術進行的震顫消融療程;患者的不良反應減少,沒有患者表現出上文提到的負作用。
這項技術已經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好發於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特發性震顫與相關病徵;這項技術提供這些患者針對性更好的療程。
資料來源:MedicalXpress
瀏覽 70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