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網路駭客趨勢 元宇宙、AI等成攻擊重點

編譯/鄭智懷

隨著新創技術不斷發展並投入商業運用,網路犯罪者也持續利用其技術漏洞發動攻擊。資安界預測,包括元宇宙、太空、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將成為駭客未來大展身手新場域或工具。

全球資訊服務公司益博睿(Experian)指出,元宇宙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吸引人的虛擬世界,不過,駭客正透過網路釣魚、與NFT相關的詐騙,以及植入惡意軟體等攻擊手法導致受害者個資外洩或財物損失,且類似的攻擊活動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日益提高。此外,由於AR/VR裝置會收集大量個資及用戶使用數據,不僅數據外洩的風險隨之提升,駭客也會透過其漏洞發起攻擊。

元宇宙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吸引人的虛擬世界,不過,駭客正透過網路釣魚、與NFT相關的詐騙,以及植入惡意軟體等攻擊手法導致受害者個資外洩或財物損失,且類似的攻擊活動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日益提高。圖:RF123

近年來,太空產業蓬勃發展,駭客透過衛星造成大規模破壞的陰影始終揮之不散,並且可能在2023年成為現實挑戰。目前,監管機構鬆散的管理,以及每年布建的衛星數量大幅度增加,創造駭客伺機而動,利用衛星或從太空發動網路攻擊的大好環境。

深偽技術(Deepfake)技術同樣成為網路犯罪者的愛好工具,不僅可用於製作惡搞影片,博君一笑,同時也可以用來偽裝各國政治領袖、商業巨頭,或是各行各業知名人士,進而達到政治、商業或軍事上的破壞效果,令人不得不防。

博睿進一步預測,在未來十年內,檢測與防禦資安入侵所需的時間縮短有限。截至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私人企業與民間組織仍努力防止資料外洩的問題。根據統計,2022年發生超過1,200起數據外洩事件。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研究指出,各單位平均需要212天辨別網路入侵,以及額外75天阻止破壞。

博睿全球數據洩露解決方案副總裁Michael Bruemmer表示,儘管無法百分百完全阻止網路攻擊,不過,如果能迅速發現並阻止攻擊事件,將可以減少受害組織的財務與聲望的損失。因此,各界應轉變思維,將資源挹注在網路韌性(Cyber resilience),以補充防禦網路攻擊的不足之處。

資料來源:Help Net Security

瀏覽 55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