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農工技術進駐 減碳、增值助就業
記者/白水堯
經濟部在彰化縣二林鎮舉辦「中臺灣農漁牧場域應用交流會」,與農委會跨部會合作,串連六個農試機關、攜手12家廠商,於中臺灣導入永續低碳及智慧感測等農工科技,應用在葡萄、洋桔梗以及乳牛飼料等11種農漁牧產物上,衍生超過2.6億元附加產值,創造近百個在地就業機會。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指出,本次展出「智慧感測」技術讓洋桔梗單支花苞數增加50%以上,提高外銷產值,而本次展出農業剩餘物循環利用技術,可以幫助彰化二林地區葡萄農一年減少約5.6萬公噸碳排放量,相當於145座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二氧化碳吸附量。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科技農工技術落地應用,打造了「生態資材數位預控生產設備」,讓在地酒莊能將廢棄的葡萄藤轉化為機能型生物炭及醋液,不僅減少碳排,天然的友善資材還可再用回葡萄園裡面進行驅蟲抗病並調整土壤體質;除了材料,團隊還整合了客製化葡萄成長所需的特定光譜發展成為智慧光源模組,在不用更換燈具下依照葡萄各生長階段需求來補光,讓果實大小接近,賣相變好,產值也提升10%。
經濟部也促動工研院以生物質材料結合微生物技術,將鳳梨葉、檸檬皮等剩餘農食資材開發如青貯飼料,除了完整發揮循環經濟,還具備取代進口飼料、減少運輸與碳排,與降低飼養成本的效用,促動科技農業的再升級,而智慧與生態材料科技的系統化整合,將有望進一步實現建構永續循環與淨零碳排的跨領域產業生態系目標。
瀏覽 70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