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運用太赫茲頻率  歐洲電信協會探討應用層面

編譯/曲姵蓉

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 日前宣布成立了一個新的產業規範小組(ISG),小組中含括31家相關技術參與公司,他們齊聚一堂針對太赫茲頻率在6G通訊中的適用性、用途及相關規範進行討論。而其中,他們會加強針對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分別是涉及高數據傳輸率移動需求的應用,例如虛擬或增強現實;以及需要通訊和傳感能力的應用,例如全像投影或互動機器人。

根據報導,該小組工作面臨的困境是,6G還是一個剛開始萌芽的發展階段,因此許多不同意見和需求仍被需要謹慎考慮。例如ETSI認為,太赫茲頻率的吸引力在於它有大量的可用帶寬(從100GHz到10THz之間都有可能),而國際電信聯盟(ITU)則認為,275GHz到450GHz之間的137GHz是最合適的;美國能源部則在報告書中提及這樣的頻率下可以實現極高的數據傳輸率。這些不同的看法使得6G技術的推進,還有很長的協商空間要持續努力。

圖/123RF

針對這一點,PP Foresight 的分析師兼創始人 Paolo Pescatore指出,現在就考慮6G還有點言之過早,不過對其可行性的研究仍然是產業的重點之一。關鍵是溝通過程中,對架構和標準採取開放的合作方式,這才是所有利益相關者最大的利益。

除此之外,報導中也提到,ITU認為6G要使用太赫茲的另個重大困境在於其與高速5G服務所採用的毫米波(mmWave)頻率相比,太赫茲範圍內要吸收和傳播的損耗要大很多,這會使得5G與6G的頻率銜接上產生技術問題。

針對這一點,ESTI認為太赫茲波長在下一帶的蜂窩網路中可以有重大的功能與作用,因此ISG THz小組會全力支持未來的3GPP標準化工作,以及和ESTI內的其他組別合作,共同克服太赫茲波長和毫米波技術之間的挑戰。

資料來源:The Register

瀏覽 53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