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準確的氣候模型 尋找地球每日毫秒差

編譯/李寓心

世界上的每一個時鐘,都顯示著一天有24小時的時間,也就是86,400秒,然而這個數字並非永恆不變。近期有科學家表示,地表發生的自然活動,雖是引起很微小的毫秒級擾動,也不可預測,但了解細微的變化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建立更準確的氣候模型

有科學家表示,地表發生的自然活動,雖是引起很微小的毫秒級擾動,也不可預測,但了解細微的變化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建立更準確的氣候模型。(圖/123RF)

蒐集精準數據 預防聖嬰現象

根據報導,地球上一天的確切長度,取決於地球自轉一次所需的時間,但有時候會因地震和火山爆發等自然事件的發生,使地球外核的液態金屬,產生微妙的變化。對此,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教授Ulrich Schreiber表示,自轉波動不僅對天文學很重要,更需要它們創建準確的氣候模型,以更加了解聖嬰等自然現象,因為數據越精確,預測就越準確。

更多新聞:月球影響地球自轉 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

使用雷射陀螺儀分析

Ulrich Schreiber和研究團隊,使用位於德國Wettzell大地測量觀測站的加壓室,雷射環形陀螺儀一條4公尺寬的「跑道」,精準測量白晝長度的變化。研究小組表示,該裝置位於6公尺深處的基岩中,所以雷射光僅會受到地球自轉變化的影響,不受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

計算微小的距離差 觀察地球自轉變化

陀螺儀具有兩束雷射光,一束為順時針移動,另一束逆時針移動,如果地球完全平衡時,兩束光將會傳播相同的距離,但該裝置也會受到,與地球相同擺動的影響,因此其中一束雷射光所覆蓋的距離,會略小於另一個,並透過計算這種微小差異,發現地球的自轉,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輕微變化,且在持續幾周內的時間,波動高達6毫秒,未來研究人員還將進一步改良雷射陀螺儀,以提供更精確的測量。

資料來源:SPACE

瀏覽 42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