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紀錄系外行星 10秒鐘縮時竟要花17年

編譯/李寓心

近期有科學家根據真實蒐集到的數據,釋出一段10秒鐘的縮時影片,關於一顆質量約木星12倍的巨大系外行星,17年間的圍繞其恆星運行的軌跡,雖然這10秒鐘,僅為該行星軌道的四分之三,但這一紀錄已經是迄今為止,系外行星當中,最長的縮時影像。

近期有科學家根據真實蒐集到的數據,釋出一段10秒鐘的縮時影片,關於一顆質量約木星12倍的巨大系外行星,17年間的圍繞其恆星運行的軌跡,雖然這10秒鐘,僅為該行星軌道的四分之三,但這一紀錄已經是迄今為止,系外行星當中,最長的縮時影像。(圖/123RF)

根據報導,主導該項目的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天體物理學家Jason Wang在聲明中說道:「這項目已經從2003年至2020年的17年間,蒐集約75%的軌道,現在還需要再6年的數據,才能看到完整軌道痕跡,離終點不遠了,而『耐心』就是我們的關鍵。雖說物理會讓人感覺非常抽象,但能親眼目睹太空中發生的事件,還是相當值得的。」

更多新聞:NASA擴大與民合作 尋找太陽系之外世界

這顆太陽系外行星—「繪架座βb」(Beta Pictoris b),距離地球約63光年,位於南半天球的繪架座(Pictor),其母恆星是周圍存在岩屑盤的「繪架座β」(β Pictoris),又稱「老人增四」,軌道距離約地日距離的10倍,大小為太陽的1.75倍,非常年輕,僅有20至2,600萬年的歷史,亮度比太陽高8.7倍,為繪架座第二亮的恆星。

對此,Jason Wang表示,正是因為該恆星非常亮,成為第一批被發現並直接錄製成像的系外行星之一。實際上,Jason Wang過去曾公開五年的追蹤成果,但為獲得更多訊息,與學生Malachi Noel共同合作,使用人工智慧(AI)圖像處理技術,針對來自夏威夷雙子座天文台(Gemini Observatory)和歐洲南天天文台(ESO)的地球數據,進行分析,最後透過「運動補償」(motion interpolation)的AI技術,來填補數據中行星的空白處,進而組合成10秒鐘的縮時影片。

資料來源:IFL Science

瀏覽 67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