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哈伯太空望遠鏡新發現 捕捉到壯觀的「宇宙靶心」
編譯/李寓心
近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公布一張由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捕捉到的星系圖像,看起來有如一個來自宇宙的「靶心」。實際上,該星系在5000萬年前形成,當時有一個藍色矮星系,穿過環狀結構的星系,形成約銀河系兩倍的巨大星系。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宇宙中經常發生星系碰撞,但一個星系直接穿過另一個星系的中心,實屬罕見。
根據報導,這次哈伯拍攝到的漣漪狀,是至今為止出現最多環狀的星系。藍色矮星系穿過另外一個星系後,不僅留下了九個「漣漪」,類似石頭落入水面時形成的環狀,在較大的「LEDA 1313424」星系中,產生新的恆星區域,氣體在穿過星系時向外噴射後,與塵埃混合形成新的恆星,使星系周圍的環狀更加明亮。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團隊指出,星系在撞擊之後,只有一個非常狹窄的空間,所以才會擁有如此多的環狀結構。
更多新聞:你體內的「碳元素」 恆星誕生後曾經歷銀河系宇宙旅行
靶心星系的推論模型
天文學家之前在類似的碰撞中,最多只觀察到三個環狀的星系,雖然該團隊曾懷疑可能存在第十個環,但星系已經隨時間推移而消失。研究人員估計,該星系的最寬環狀位置,可能比哈伯捕捉到的圖像還要遠三倍。實際上,俗稱的「靶心星系」也證實模型計算出的長期預測,表明這些環狀結構從碰撞點向外擴散。
距離變寬的環狀結構
研究人員認為,靶心星系中的前兩個環狀形成迅速,所以能以更寬的圓圈擴散開來,後面的環狀可能是以交錯的方式形成,尤其在藍色矮星系的穿越,對最初的環狀產生更大的影響。研究人員Imad Pasha解釋:「如果我們直接俯視這個星系,環狀結構看起來為圓形,聚集在中心,但隨著距離增加,間距會逐漸變大。」
等待NASA的新望遠鏡
雖然目前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這次的新發現將有助於改良計算模型,有望能找到更多像靶心這樣的星系。對此,該團隊的耶魯大學教授Pieter G. van Dokkum提到,未來若NASA的「羅曼太空望遠鏡」(Roman Space Telescope)開始運作,將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宇宙奇景,因為羅曼太空望遠鏡能快速地拍攝大範圍的宇宙面積,過程比哈伯太空望遠鏡快上1,000倍。
資料來源:SPACE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20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