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垃圾威脅日益嚴重 「凱斯勒現象」會成真嗎?
編譯/戴偉丞
歐洲太空總署(ESA)去年警告:「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地球軌道將變得無法使用。」該警告不僅對於地球軌道提出警告,更是針對太空垃圾問題提出憂慮。一個被稱為「凱斯勒現象(Kessler Syndrome)」的理論情境或將逐步成真,而該現象是指,太空垃圾將不斷增加並形成連鎖碰撞,進而導致地球軌道完全無法使用,威脅人類未來的太空探索計畫。
太空垃圾的累積
自1950年代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數萬噸人造物體被發射進地球軌道,其中包括一次性使用的火箭推進器、報廢的衛星,甚至是太空人遺失的工具包等太空垃圾。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地球軌道上累積約13000噸的太空物體,而全球已發射的19590顆衛星中,有超過10200顆仍在運作,其餘則成為太空垃圾。易言之,至少有9000報廢衛星漂浮於太空中,更讓「凱斯勒現象」的形成概率大幅上升。
隨著近年來衛星發射的速度上升,太空垃圾的數量持續攀升。過去,國際太空站(ISS)多次因應威脅進行軌道變更,包括今年11月俄羅斯無人貨運船的推進器,也必須設法避開報廢氣象衛星的碎片。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報告,自1999年至2023年,ISS已進行39次軌道更改行動,未來類似情況只會更加頻繁。
如何遏制「凱斯勒現象」?
在面對「凱斯勒現象」指日可待的情境下,為應對太空垃圾問題,各國正在加緊行動。ESA於2023年通過「零殘骸憲章(Zero Debris Charter)」,目標是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太空垃圾大幅減少。同時,NASA的軌道碎片計畫也專注於開發新技術,減少垃圾生成並加強清除能力。
ESA太空安全負責人Holger Krag表示,「太空使用的增加」與「防範技術的不足」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些風險需要各國通力合作、努力解決。隨著衛星技術成為現代社會的基石,太空垃圾不僅威脅著未來的衛星發射,也可能對全球通訊及科學研究造成嚴重影響。總而言之,「凱斯勒現象」已不再只是紙上談兵的理論,而是需要全球採取行動的迫切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國際合作的深化,人類或許能在日益擁擠的地球軌道中找到解決之道。
資料來源:USA Today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62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