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動資料中心能源需求劇增   雲端經濟學興起

編譯/戴偉丞

國際能源總署(IEA)預測,人工智慧發展將導致現在到2026年資料中心電力消耗量增加一倍。此外,能源密集型基礎設施的成本也相對高昂,在規模縮放方面容易造成限制。有鑑於此,對於試圖或正在整合人工智慧於業務當中的企業而言,認識人工智慧與資料中心的關係,將達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效果。

傳統地端資料中心可能會對公司造成硬體限制,而雲端則提供更廣泛的特性與功能。
傳統地端資料中心可能會對公司造成硬體限制,而雲端則提供更廣泛的特性與功能。(圖/123RF)

提升能源效能減少能耗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資料中心耗電已達全球占比的1%,對能源消耗及環境影響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隨著雲端市場漸趨成熟,導入改善人工智慧工作負載及降低耗能的雲端經濟學正在抬頭。

藉由完備的雲端計畫以降低雲端成本與數據要求,並更為精準地預測雲端容量,進而節省能源與資金。對於任何想要將其雲端服務最大化的公司,透過雲端經濟學進行資金規劃,將會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更多新聞:亞洲資料中心投資熱潮   技術驅動與永續挑戰

擺脫傳統硬體各種限制

傳統地端資料中心可能會對公司造成硬體限制,而雲端則提供更廣泛的特性與功能,包括開發人員的可訪問程度、協作與創新加成效果,乃至於規模的縮放自如與組織營運的簡化。但雲端遷移將會是一個消耗時間且富有技術挑戰的過程。包括評估資料儲存的內容、選擇適配的雲端方案等等。

能源需求威脅環境

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劇增,主要因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並造成後續的連鎖反應。因此在技術進步的同時,亦須考量環境發展平衡。透過永續的人工智慧實踐、雲端經濟學的策略規劃,將有助於改善人工智慧工作負載,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將能確保環境的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TechRadar

瀏覽 12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