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信用」當作對價工具 雲端巨頭影響力大漲

編譯/戴偉丞

在科技領域中,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以及 Google雲端巨頭正在建構一種用於價值移轉的「貨幣」—雲端信用。換句話說,雲端巨頭們將其雲端服務作為投資工具,在不同企業間進行分配或是提供信用貸款,以換取股份、控制權或是吸引新創公司。

雲端巨頭們將其雲端服務作為投資工具,在不同企業間進行分配或是提供信用貸款,以換取股份、控制權或是吸引新創公司。圖 / 123RF

雲端服務影響力遠超於其他業務

對諸多科技大廠以及其投資者而言,公布財報時最值得注意是雲端服務部門,甚至該部門的業績及成長,有的時候都遠比公司其他核心業務來得更為重要。從今年的財務報表觀察,無論是 AWSAzure 或是 Google Cloud,它們的業績表現對於公司股票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更多新聞:外媒預估雲端網路軟體市場 規模將破500億美元

雲端服務相關軟硬體成本高昂

自從 OpenAI 於2022年年底推出 ChatGPT 以來,許多新創公司一直在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拓展,致力於相關產品。為達到此目的,需具有搭載 GPU 的超級電腦於資料中心進行運作,而這些成本要價不斐的硬體設備只有科技巨頭們才能負擔得起。Elon Musk 就曾表示「現階段的 GPU 比藥品更不易取得。」根據 SemiAnalysis 統計顯示,ChatGPT 每天用於 OpenAI 的花費就將近70萬美元。

把「雲端信用」作為交易媒介

綜上所述,這些雲端巨頭們發現自己掌握令人垂涎三尺的特有資源,同時該領域的競爭又異常激烈,因此他們便利用該資源,使「雲端信用」作為價值轉移的單位,幾乎類似於一種新型的交易貨幣。

例如:微軟於2023年1月投資 OpenAI 的金額高達100億美元,但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直接投入該新創公司,其餘資金多數以信用點數的方式分配給 OpenAI,使該新創公司得於未來能以此購買更多的雲端運算服務。如此一來,不僅能使 OpenAI 獲得產品開發所需要的強大運算能力,同時更增強了微軟的雲端服務。

資料來源:CTech

瀏覽 16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