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高中智慧製造教育 導入AI應用、IoT智造機器人
記者/李琦瑋
隨著工業4.0的崛起,智慧製造已成為全球產業轉型的核心,教育部國教署推動相關計畫,培養學生具備適應未來科技需求的能力。其中,台中高工發展「智慧製造與AI應用」基礎課程及「工業4.0與自動化」應用課程,國立新竹高工以「IoT智造機器人」為發展主題,讓學生模擬智慧工廠作業流程。
國教署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高級中等學校新興科技教育遠距示範服務計畫」,委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協助並成立推廣中心及促進學校,以新興科技為主題推動學習活動、課程及開發教案,以培養學生具備適應未來科技需求的能力。
延伸閱讀:台灣教育科技展登場!教育部用AI、XR引領數位學習
其中,台中高工以「智慧製造」為推廣中心主題,發展「智慧製造與AI應用」基礎課程及「工業4.0與自動化」應用課程,並成立智慧製造社團活動。因應生成式AI快速發展,該校也積極推動生成式AI應用於教育,辦理「生成式AI」系列巡迴研習,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並透過YouTube直播開放全台中小學師生共學。
國教署表示,為培養智慧製造人才,台中高工已連續3年與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理「全國智慧製造應用競賽」,113年結合「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擴大辦理,讓學生有機會參訪國際各大自動化企業,透過多元化方式認識智慧機械手臂應用,拓展國際視野並培育新世代科技人才。
新竹高工則聚焦於工業4.0智慧製造教育,以「IoT智造機器人」為發展主題,並與產學界合作建置智慧雷雕自動生產線體驗場域,讓學生模擬智慧工廠作業流程。
國教署提到,同時,該校結合108課綱科技領域核心素養,開發IoT、AI與機器人學習等基礎及應用課程,引導學生利用AR(虛擬實境)與AI技術模擬軟體,學習虛擬AI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的程式設計,並將設計的程式轉化為實體AI協作型機器人手臂的即時動作,不僅強化學生實作能力,也增進未來職場競爭力。
國教署說,透過科技融入教學,學生不僅能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掌握最新的科技技能,也能以虛實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強化實作技能。盼透過該計畫的推動,將新興科技技術融入各領域與學科,縮短學用落差,並為全球智慧製造產業轉型,培養具備科技應用能力的人才。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6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