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術」可減少6成能耗 有望加速氫能普及、商業化

編譯/Cynthia

氫能是未來清潔能源的關鍵,但傳統製氫技術需要高溫、能耗大,在商業應用受限。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韓國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微波」製氫技術,成功降低製程溫度並提升效率。他們的研究於2024年11月5日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證實透過微波能量,可將釓摻雜氧化鈰(CeO₂)的還原溫度降至600°C以下,比傳統方法減少60%以上的能耗。這項突破不僅能降低製氫成本,也讓氫能技術更具商業可行性,有望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加速氫能普及。

氫能是未來清潔能源關鍵,韓國POSTECH團隊研發「微波」製氫技術,克服傳統高溫高能耗限制,提升效率。
氫能是未來清潔能源關鍵,韓國POSTECH團隊研發「微波」製氫技術,克服傳統高溫高能耗限制,提升效率。(圖/取自皇家化學學官網)

降低製氫溫度與能耗

傳統熱化學製氫技術仰賴金屬氧化物的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需高達1500°C的極高溫,導致能源消耗驚人。韓國POSTECH研究團隊發現,「微波」技術能有效降低反應溫度,僅需600°C即可完成CeO₂的還原,比傳統方法減少75%的熱能需求,大幅降低能源浪費。此外,氫氣的生成仰賴「氧空缺」(oxygen vacancy)的形成,這些結構缺陷能幫助水分子分解,提高製氫效率。而傳統技術需要數小時才能產生足夠的氧空缺,而微波技術僅需數分鐘即可達成。研究團隊透過熱力學模型驗證微波如何加速氧空缺的生成,為未來氫能技術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更多新聞:氫能技術新突破!美國大學用「開路電位」揭示材料能量奧秘

氫能商業化與多元應用

「微波」技術的應用讓氫能的商業化變得更加可行。首先,降低製氫溫度直接減少能耗,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其次微波技術能快速生成氧空缺,縮短反應時間,提升生產效率,適用於大規模氫能供應鏈的需求。除了氫能生產,微波能量還能應用於其他領域,如金屬精煉、電池材料開發以及環保催化技術等。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微波驅動的材料,並開發更高效的氫能轉換技術,推動清潔能源市場的發展。

氫能商業化的關鍵突破

「微波」技術的突破,正為氫能的商業化開發新方向。從實驗室的技術驗證到未來的產業應用,這項技術正在逐步改變氫能的生產模式。除了氫能領域,微波技術還擁有在能源轉換和環保材料開發等領域的巨大潛力。未來研究人員將透過跨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微波製氫的效率,並使其成為市場的主流技術之一。隨著製氫成本的下降,氫能將更具競爭力,有望成為取代石化燃料的理想選擇,無疑將成為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力,助力全球邁向低碳未來。

 

資料來源:SciTechDaily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3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