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然氣走向氫氣   荷蘭能源面臨重大轉型 

編譯/Cynthia

在鹿特丹舉辦的2024年世界能源大會(World Energy Congress,WEC)中,TNO科技組織的Rene Peters指出,荷蘭憑藉優越的北海位置,正計畫將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轉化為可使用氫氣的設備,未來數年內海上風力發電擴展至20GW。

荷蘭地理位置優勢,正計畫將現有的天然氣基礎設施轉化為可使用氫氣的設備,未來數年內海上風力發電擴展至20GW。示意圖。圖/123RF

荷蘭正面臨著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會,主要挑戰在氫能的崛起。Peters指出,荷蘭憑藉現有的天然氣基礎建設,有望成為氫能的引領者,他計畫將天然氣設施轉化為使用氫氣,預計可達到85%的效能。但這項轉型需要龐大的投資,同時也需要致力於新技術的研發,特別是在海上氫氣生產方面的技術。

更多新聞:日本最大綠氫計畫 氫氣生產引領能源轉型

能源轉型面臨三大挑戰

WEC能源專業顧問Maria van der Hoeven進一步強調,憑藉其龐大的天然氣基礎建設,荷蘭在全球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實現這項轉型需應對三大核心挑戰,一是在現有管道的轉型規劃,確保在轉型中能夠持續供應天然氣;再者需要解決氫氣的「顏色」問題,建立基於氫氣來源的可信認證標準;最後,務必發展氫氣市場,確保需求方積極參與,同時建立一個穩定可持續的體系。

Maria van der Hoeven建議在荷蘭建立氫氣市場,因為隨著企業渴望透過使用氫氣來減少碳排放,需求將產生重大變革。她舉例德國的Thyssenkrupp公司,該公司被鼓勵實現「綠色」鋼鐵生產目標,根據實現目標的程度,可獲得相應獎勵,反之則可能面臨損失。

培育技能與引入年輕力量

能源轉型不僅是技術和市場的挑戰,更牽涉技能和勞動力的課題。Aniek Moonen強調吸引年輕人參與至關重要,目前僅有約10%的荷蘭就業人口投入「綠色部門」。她指出,進入企業的年輕人會提出對可持續性的批評性問題,強調企業應實踐可持續性,而解決勞動力短缺不僅需要吸引外部人才,更需關注實際需求。

Moonen主張重新評估投入改善的產業,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一些效能低下且需要補貼的行業。雖然這是一個引起爭議的觀念,但她強調這是一場不可避免的討論,因為產業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是必要經歷的,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

資料來源:Enlit World

瀏覽 31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