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接管工作 社會不平等恐加劇

編譯/曲姵蓉

專家評估人工智慧機器人未來可能會接管越來越多的工作,在勞動、辦公室、醫療保健以及運輸部門中發揮更大作用,甚至改變未來的工作型態

專家強調,AI與自動化可能讓職場工作效率變高,但也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圖 / 123RF

機器人對於勞動力市場的衝擊值得觀察,許多人認為人工智慧技術被誇大炒作,有些人則認為這項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取代部分工作。奧斯陸大學資訊學系副教授Henrik Skaug Sætra認為,目前並沒有具體用例證明企業能夠穩定地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類,比起「取代」,市場更可能被「顛覆和改變」。

更多新聞:蘋果Daisy機器人分解產品 減少電子垃圾

Sætra副教授表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將導致勞動力市場發生變化,「自動化倉庫越多,相關的工作崗位就越少」。

輕鬆駕馭外部環境

事實上,許多公司正在開發能夠取代勞力的人形機器人,因為人形機器人能夠駕馭所有為人類建造的環境,因此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否為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則令人懷疑。目前還沒有公司開發出能夠取代人類、大規模生產、負擔得起的人形機器人。

加劇社會不平等

專家強調,AI與自動化可能讓職場工作效率變高,但也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當資本家不再需要付薪水給員工,而是購買一個機器人工作時,社會的資本與收入將發生巨大變化。他們甚至認為,政府應考慮保障人們的基本收入或對機器人徵稅。

資料來源:Science Norway

瀏覽 321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