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有機太陽能光電叩關 挑戰下一世代能源市場

太陽能光電技術已經走向輕薄化的有機太陽能世代,其製造成本是現在常見矽晶太陽能的一半,而且重量更輕,在室內也可以使用,能助智慧音箱、遙控器等設備供電;夏普就採用輕質結構做為車用太陽能板,期許 2050 年前能實際應用在電動車和航太等領域。

有機太陽能電池雖然製造成本低、可在可撓基板上直接印刷,在室內室外都可以發電,然而最高轉換效率只有 10% 左右,只有矽晶太陽能電池的一半;雖然如此,產業界並沒有放棄它們,畢竟有機太陽能電池有自己的利基市場。

圖/取自Pixabay

德國新創 Heliatek 的有機太陽能轉換效率雖然只有10%,但使用壽命達20年,且已經在2021年上市,價格偏貴但大規模製造後,成本會再降低。該公司目標是年產量 60 萬平方公尺太陽能板,有可能在 2023~2024 年擴大生產,預估最高生產力達每年 110 萬平方公尺。

巴西新創 Sunew 已經生產超過 1 萬平方公尺的有機太陽能電池,也已經用在汽車和其他用途;瑞典 Epishine 公司也是有機太陽能電池先驅,其轉換效率為 13%,壽命約為 10 年,其微型太陽能模組已經進入市場,這些模組可用在溫度和濕度控制、讀卡器和火災報警器。

日本理光(Ricoh)也瞄準小型電子設備,並計劃在下個財年生產 100 平方公尺太陽能板,足以為約 5 萬個小型智慧設備供電,用在穿戴式設備跟隧道、橋樑的安全感測器上,法國 Dracula Technologies 則正開發類似薄膜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在可見的未來,隨著不同類型的太陽能電池進入市場,競爭勢必更加激烈,各方搶占下一世代的能源市場。(記者/白水曉)

瀏覽 962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