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的進步 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中國電動車來勢洶洶。作為最大的也是增長最快的電動車市場之一的中國,預計今年的銷量將翻倍,賣出約 600 萬輛,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的電動車。目前,在全球最暢銷的 10 款電動汽車品牌中,有一半是中國品牌。
以在全球市場份額上僅次於特斯拉的比亞迪為首,中國汽車廠商也已經開始將其電動汽車銷往國外。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很難不正視中國電動汽車非比尋常的成長速度。
- 政府的支持
為鼓勵採用電動汽車,中國政府於 2009 年就開始對購買電動汽車進行補貼。此後,中央政府加上地方政府,在電動汽車補貼上的支出,已超過 3000 億元人民幣。
2014 年,作為繼續努力推動新能源和減少空氣污染的一部分,中國宣布延長原訂2015年到期的補貼。
2016 年,中國電動車的全球市場份額,從2013年的6%,增長到44%,成為全球最大的混合動力汽車市場。
近日,中國表示,他們將繼續向電動汽車投入資金,作為其經濟刺激計畫的一部分。其將耗資 140 億美元,將新能源汽車的免稅政策再延長至 2023 年,這已經是自2014年以來的第三次延期。
而截至目前,在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經超過CPCA去年底預測的550萬輛,全年有望達到650萬輛。
- 合資企業
在很大程度上,中國依賴於外國汽車行業的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1994 年以來,中國就要求外國汽車製造商,必須與其當地汽車製造商組成 50:50 的合資企業,才能進入中國車市。
這一策略,不但引進了外國技術、資金、資源,還使國內汽車製造商紛紛各自起家,互相在研發、生產上學習與競爭。
市場上,就有好幾家電動汽車新勢力來自中國,如蔚來、小鵬、理想等。而1995成立的中國燃油車商比亞迪,現在也已成為電動汽車和電池生產領域的領導者。
2020年,豐田、比亞迪宣布成立新的 50:50 電動汽車合資公司,其首款電動車也於今年發表。
- 鼓勵競爭
除了補貼之外,在 2018 年,中國允許特斯拉成為第一家,不是與當地企業合資設廠的外國汽車製造商時,就體現了中國對發展電動汽車的認真態度。北京以此迫使國內市場與電動車領導者直接競爭。
在其他市場,傳統汽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被視為豪華汽車的狀況下,中國市場的電動車品牌,正盡力壓低價格,推出各種平價的電動汽車。
隨著汽油動力汽車銷量下滑,中國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別無選擇,只能全力投入電動汽車。今年(2022)在中國銷售的所有電動汽車中,就有 80% 是由國內汽車製造商生產的。
當其他EV市場仍然嚴重依賴政府補貼和財政激勵措施,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消費者正在權衡電動汽車和燃氣汽車的功能和價格的新階段。而美國似乎還遠遠落後,到了今年(2022),才通過了電動汽車佔新車銷量 5% 的關鍵門檻。中國早在 2018 年就超過了這一水平。
在該行業在歐洲和北美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的情形下,中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球影響力也不斷擴大,值得作為參考。(記者 / 莊閔棻)
參考資料:EETimes、The New York Times、CarNewsChina、Global Times、Wired、China Briefing、gaadiwaadi
瀏覽 1,91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