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調整汽車關稅政策 放寬零組件關稅、避免雙重課稅
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於本週宣布,將調整汽車關稅政策以減輕對美國國內汽車產業的衝擊,根據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說法,為了獎勵在美國本土製造的企業,決定降低國內生產汽車用外國零組件的關稅,並確保進口車的關稅不會和其他稅項重疊。

更多新聞:TrendForce:2025第一季面板跌勢趨緩 下半年價格有機會持平
六大車企聯手致信 反對加收關稅
在此之前,六大美國汽車產業協會曾寫信給白宮,包含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豐田汽車(Toyota Motor)、福斯汽車(Volkswagen)、現代汽車(Hyundai)等多家主要車企的組織簽署,並發送給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Jamieson Greer)、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以及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呼籲政府不要徵收進口汽車零組件25%的關稅,業界認為,倘若關稅上路,會讓車價上漲、銷量下滑,此外,如果供應鏈中有一家零件供應商無法承受壓力倒閉,可能引發整條生產線停擺,造成大規模裁員與產業動盪。
全球供應鏈重組 尋找新生產基地
面對關稅壓力,跨國車廠也緊急採取不同措施自保,像是BMW與Mercedes-Benz選擇暫時吸收關稅成本或暫停部分車型進口;福特汽車(Ford)則推出全員員工價優惠,試圖以降價吸引消費者,部分車廠則緊急暫停在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的生產線,尋找更適合的的生產線以因應政策變化。
儘管川普政府強調關稅將會讓美國重返製造業榮景,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實際上關稅成本多數轉嫁給美國企業與消費者,車價上漲已成定局,因此部分消費者趕在漲價前搶購新車,長期來看,如果供應鏈無法快速調整,將進一步推高車價並壓縮消費需求,影響全球車市。
雖然有補助但生產成本仍高
川普政府為了鼓勵美國車廠回到本地製造,同步推動購車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加碼美國投資,多家國際車廠已宣布新建美國廠房,但也有不少車廠認為,生產基地搬遷需時數年,即便有補助也無法彌補製造的成本,短期內產業仍將面臨高成本與不確定性。
瀏覽 16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