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AI車輛產業鏈!經濟部秀Level 3自駕電動巴士、智慧充電系統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ARC主題館於4月23日在臺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正式登場,展出國內法人單位攜手28家廠商,聚焦AI智慧化與電動化應用的18項創新成果,包括「Level 3 AI自駕與資安整合系統」、「Level 3自駕電動巴士」、「智慧充電管理調度系統」、臺灣首款自製量產「3.5噸智慧電動商用車」等等,展現臺灣在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表示,近年AI技術進展神速,運用在自動駕駛車輛,將帶領新一波智慧車電產業發展,今年TARC主題館也聚焦於此。亮點包含車輛中心攜手臺灣智慧駕駛產業鏈能量的「Level 3 AI自駕與資安整合系統」,整合3大AI智慧系統(AI智慧駕駛、AI智慧座艙與AI智慧資安),已運用此技術實現全球第一輛符合國際標準的Level 3自駕電動巴士,也讓逐漸普及的智慧駕駛技術邁向更高等級。
延伸閱讀:車用三展開幕!17國千家廠商秀智慧車電、AI自駕技術
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主委王正健指出,本次展出的「Level 3 AI自駕與資安整合系統」,整合了義隆集團、歐特明電子、為昇科、華碩、友通資訊、智易科技、奇美車電及旭春等臺灣智慧駕駛產業鏈的能量,透過影像辨識與雷達感知技術,實現自主巡航、變換車道與避開障礙物等功能,符合聯合國UN R157自動駕駛標準,可有效降低90%交通事故風險。
王正健說,該系統的AI智慧座艙可透過臉部與身體姿態,即時監測駕駛狀況,若駕駛有異常,會發出告警聲響、搖晃座椅等方式,提醒駕駛注意,當判定駕駛無法操控車輛時,系統將自動停靠路邊,並通知後台,以確保行車安全。同時具備車聯網資安防護與OTA遠端軟體更新能力,確保系統穩定,透過打造國內自駕Level 3供應鏈,未來將進攻國際智慧載具市場。

面對電動巴士推動過程中場站用電與空間資源緊張等挑戰,工研院首創的「智慧充電管理調度系統」結合AI智慧調控與彈性排程技術,已成功協助中興巴士電巴場站精準調配充電時機、提升空間使用效率,並能支援多種介面,促進電動車隊調度彈性,協助業者有效提升營運效能。
工研院提到,「智慧充電管理調度系統」透過智慧調控、精準節能與安全防護,不僅大幅降低場站的用電契約容量、節省約3成人力與營運成本,還能延長電池壽命、提升充電效率與安全性。此系統會根據每輛車的電量、路線與班表,自動排定最佳充電時機,並提供AI遠端監控,防止過熱或短路等風險,已成功應用於中興巴士的大型電動車充電場站,全面提升電動車隊營運效能。上述2項技術均獲得2025年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
此外,中華汽車在現場也展出了從底盤、動力系統到電池芯皆由臺灣廠商設計製造,零組件在地化生產率達到90%以上的臺灣首款量產3.5噸智慧電動商用車-ET35。其關鍵的技術和零組件是由車輛中心、工研院及車電供應鏈攜手共同開發,搭載國產ADAS Level 2主動安全系統、車聯網與雲端數據平台,助攻企業低碳轉型,提供智慧物流整合解決方案,預計2025年第3季量產上市。
瀏覽 21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