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工具還是人?產業爭論不休  應正視道德規範問題 

編譯/曲姵蓉

人形機器人正在愈來愈實現可能性,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公司及小米等公司都開始展示人形機器人產品,人類必須要為機器人的到來做好萬全準備,「人類是否該授予機器人一定的權利」,則成為整個產業的新論戰。

人形機器人工具還是人,人類是否該授予機器人一定的權利成為整個產業的新論戰。示意圖。圖/123RF

機器人道德問題浮上檯面

根據報導,高盛公司分析師指出,機器人確實是一個有潛力的市場,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價值可能高達1540億美元,但是能否克服設計、用例、售價、商業利益以及最重要的公眾接受度,是機器人領域的變化,而是否授予人形機器人法律或精神權利,也是機器人領域中重要道德議題。

更多新聞:大型語言學習支援機器人 專家:LLM很強 機器人太爛

機器人是人還是工具?

支持者認為,機器人多負責高工時、低工資且危險性高的工作,應該支付機器人薪水及合理的權利待遇,反對者則主張機器人是一種工具,我們不會額外支付薪水給數據伺服器或拆彈機器人,因為都只是科技工具,機器人也當同理看待。

是否應擁有與人類相同的權利

Telkom企業風險管理執行官Malebu Makgalemela Mogohloane表示,未來的機器人可能配有高智商和情感能力,因此需要確保機器人的開發、使用和護理皆符合道德標準。他也拋出另一難題,「一個具情感和意識的機器人算不算人類,它們是否應該擁有與人類相同的權利」。

正視人形機器人立法與規範

專家強調,此次論戰重點並不是對錯,而是整個機器人產業都需要正視人形機器人的立法與道德規範,科技公司需要就機器人到底是工具還是人的問題達成共識,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產業發展前進。

資料來源:Hypertext

瀏覽 524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