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hrome瀏覽器隱私升級?「數位指紋追蹤」悄悄回歸

編譯/Cynthia

Google近期宣布,Chrome瀏覽器將逐步淘汰傳統的追蹤Cookie,改用新的機制來提升用戶的隱私保護。這並非Google第一次因隱私問題引發爭議,2024年有報導指出Google在「私密瀏覽模式」下仍持續蒐集用戶數據,讓外界質疑其隱私承諾。現在,雖然Chrome將推出「全球提示」(Global Prompt)功能,讓用戶自行選擇是否接受追蹤,但Google也在2025年2月16日悄悄恢復「數位指紋追蹤」,並將適用範圍擴大至智慧電視、遊戲主機等裝置。這項改變引發不少隱私專家的擔憂,認為Google可能只是換個方式繼續掌握用戶數據。

Google Chrome的隱私政策調整看似給用戶更多選擇,但數位指紋追蹤的回歸,讓外界擔憂Google是否仍將廣告利益擺在優先位置。
Google Chrome的隱私政策調整看似給用戶更多選擇,但數位指紋追蹤的回歸,讓外界擔憂Google是否仍將廣告利益擺在優先位置。(示意圖/123RF)

數位指紋追蹤恐成新風險?

Google推出的「全球提示」機制,表面上給用戶選擇權,但業界憂心,Google可能藉由Chrome用戶帳戶進行更大規模的數據蒐集,進一步壟斷廣告市場。這項變革已引起監管機構關注,未來可能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值得注意的是,Google早在2019年明確禁止數位指紋追蹤,認為這項技術會威脅用戶隱私,如今卻重新啟用,並將範圍擴大至智慧電視、遊戲主機等裝置,讓數據蒐集更加全面。Mozilla隱私專家Martin Thomson指出「這種追蹤方式幾乎無法被用戶阻擋,Google正在讓廣告商獲得更強的數據挖掘能力。」

更多新聞:Google Chrome隱私保護大變革?終結Cookie卻開啟新追蹤機制

隱私權與商業利益如何平衡?

根據vpnMentor最新報告,全球數據經濟規模已達3,900億美元(新台幣約12.78兆元),預計到2032年將成長至6,720億美元(新台幣約22.02兆元),顯示市場對個人數據的需求依然強勁。AI技術的進步提升數據蒐集與分析的效率,使數據商業價值大幅提高。這也引發隱私權與企業獲利模式之間的矛盾。Google表示,新的技術能在廣告效益與隱私保護間取得平衡,但英國與法國監管機構則要求企業提供更透明的隱私設定,讓用戶能簡單拒絕指紋追蹤。隨著監管機構加強審查,Google是否會調整隱私政策,仍有待後續觀察。

隱私與廣告利益之爭

Google Chrome的隱私政策調整看似給用戶更多選擇,但數位指紋追蹤的回歸,讓外界擔憂Google是否仍將廣告利益擺在優先位置。隨著監管機構持續施壓,Google未來是否會進一步開放更多隱私管理選項,讓用戶真正掌控自己的數據,仍是關注焦點。此外,數據商業化與個人隱私權的衝突不斷加劇,如何在科技發展與用戶權益之間找到平衡,已成為全球數位隱私政策面臨的重大挑戰。

 

資料來源:Forbes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520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