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沉迷短影音 教育部示警:資訊不全、精心設計的演出

記者/李琦瑋

隨著短影音的盛行,社交媒體成為重要的資訊來源,許多年輕人沉迷於短影音,引發社會問題。教育部提醒,短影音資訊不完整、過度娛樂化,且內容多為「精心設計的演出」,建議家長應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避免盲目接受,並與孩子共同訂立3C使用規範。

年輕人沉迷短影音,教育部示警,短影音資訊不全、內容多為精心設計的演出,應避免盲目接受。
年輕人沉迷短影音,教育部示警,短影音資訊不全、內容多為精心設計的演出,應避免盲目接受。(圖/123RF)

2月11日為全球網路安全日,主題為「共同創造更好的網路」。該活動由歐盟於2004年發起,至今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參與,主要目的在提升大眾對網路責任的重視,並推動更安全、包容與健康的數位生態,而如何善用網路資源成為親師生的重要課題。

延伸閱讀:愛看短影音要注意了!研究顯示「快節奏」易有健康風險

教育部在11日表示,隨著短影音的盛行,社交媒體成為重要的資訊來源,但也帶來了資訊不完整與過度娛樂化的挑戰,提醒家長可以透過陪伴與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網路使用習慣,提升數位素養,理解短影音內容的核心,並認識其背後傳遞的價值觀。

教育部指出,短影音雖然具娛樂性,但內容多為「精心設計的演出」,應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避免盲目接受。同時,建議與孩子共同訂立3C使用規範,例如:設定每日使用時間,並多參與線下活動,如體育運動、學習樂器或語言,增強人際互動與思考能力,全家也可規劃「無3C時光」以增進親子關係。

教育部提到,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可能引發自我價值感的動搖,特別是學生族群在過度關注「讚數」或「追蹤數」時,可能因此感到焦慮,甚至導致壓力或情緒低落。隨著社群焦慮的蔓延,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網路內容對個人心理與價值觀的深遠影響,因此短影音的興起雖帶來資訊傳遞的便利,但也挑戰著媒體素養能力。

教育部在「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設置短影音專區,提供家長與教師資源,幫助學生理解網路的本質,並培養正確的使用態度。教育部強調,正向看待並使用網路科技,不僅能幫助學生延續假期中的良好習慣,更能將網路視為學習與成長的最佳夥伴。

探索職場,透視薪資行情,請參考【科技類職缺百科】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舞台

瀏覽 148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