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的成功不是它的演算法 而是你的手機

近年來,TikTok崛起成為手機上最受歡迎的App,就好像它能夠破解我們的認知路徑,並將訊息直接傳遞到我們的大腦一樣。而這也因此引發了一連串關於其成功秘訣的討論。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將TikTok的成功歸因於其強大的演算法。普遍認為,演算法因為「了解」人類,所以可以投其所好。但根據《Wired》的報導,TikTok的成功,不能只探討到「內容」,還必須探討其「媒介」和「環境」,而這所指的也就是我們的「手機」。

以 20 世紀中葉從電影到電視的轉變為例,電視使電影能夠進入我們的家庭。當影片內容被帶入到家中,它們就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們對於如何接收、處理和連結這些影像內容的基本機制發生了變化,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就意識到,這種體驗與我們在世界上的存在感,深深交織在一起,並展現出一種熟悉的、普遍的特徵。觀眾開始與透過這些螢幕和看到的人發展「社交」關係,並逐漸將這些媒體人士視為親密的朋友和好友,從而使影像公司能夠在更個人的層面上操縱觀眾。

圖/123RF

而就像我們與影視的關係在它進入家中時發生了變化一樣,隨著TikTok進入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它也發生著類似的變化。因為我們與智慧型手機有著「極其個性化」的連結,使TikTok與在其他裝置上觀看的 Youtube 不同。雖然我們也可以在其他裝置上看TikTok影片,但是在「手機上」的獨特的、永無止境的、又個性化的體驗,幾乎完全是依賴手機的「行動」格式的,因為TikTok是圍繞我們對手機參數的熟悉而構建的。

TikTok 沒有將特殊性和設備限制視為不便障礙,而是將自己嵌入其中,並加以利用行動技術限制人們與內容互動的方式這一事實,如用戶一次只能看到一個影片,並且只能透過滑動進入下一個影片等。這種狹隘的使用方式使平台和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直接的關係」,使用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頭的內容上,而當TikTok源源不絕的視覺衝擊和不用動腦的簡單體驗連續呈現的時候,影片內容被放大,用戶沈浸在海量的訊息中,看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影片。(編譯 / 莊閔棻)

參考資料:Wiredchof360

瀏覽 2,34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