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衛星防災卓越 運行5周年獲最高國際認證
臺灣首枚自主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5號」,自2017年8月25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後,今(25)日運轉滿5周年,獲得為最高技術完備等級「TRL 9」的國際認證,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福衛5號不僅建立衛星本體,及光學酬載自主發展的能力,還掌握核心元件的設計與製造能量,給予全球災害的災情判識與監測非常大的幫助。
國科會說明,福衛5號重量約450公斤,由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搭載升空,運行於720公里太陽同步圓形軌道,可提供2米解析度的黑白影像、4米解析度的彩色影像,每天繞行地球14周,軌跡涵蓋全球,繞行地球一周約99分鐘,每日會有2次通過臺灣附近上空,上午11點左右可執行取像,至今累積超過6萬組的取像,接收影像成功率94.87%,拍攝國內災害事件19件,國外災害事件101件。
外交部指出,發生在中美洲的香蕉黃葉病害,重創以香蕉為重要產業的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貝里斯等臺灣邦交國,透過福衛5號的系統性拍攝,且設計自動判別黃葉病危害區域的程式,協助友邦及時進行有效隔離,防止危害擴大,保全香蕉產業發展。
國研院太空中心說明,以航空載具拍攝的航照圖,在機動性上雖具有優勢,但面臨大規模風災,氣流狀況不穩定時,航空載具的行動,會受限天候是否適於飛行,而福衛5號能透過國際防災組織,提供如2019年美國南加州地震、2021年高雄水災、2022年東加火山爆發的即時衛星影像,協助各國政府判識災情,為重建與國土規劃的影像基礎。
除了勘災,國科會強調,福衛5號搭載科學酬載先進電離層探測儀,為多功能的電漿量測儀器,可量測所經過電離層區域的電漿成份與密度、運動速度、溫度等物理量,研究電離層在地震前的可能異常現象,協助政府及產學界,進行國土監測、植被、水文研究等。
國科會表示,福衛5號於今日滿5周年,取得美國NASA與歐洲太空總署,共同認定的最高技術完備等級「TRL 9」,為臺灣太空科技豎立里程碑,且在國際衛星元件製造供應鏈站穩腳步。
雖然福衛5號服役滿5周年,已達預期任務壽命,但國研院太空中心預告,福衛5號健康度仍佳,不會立即除役,未來也規劃,包含包含拍攝原任務範圍(北緯60度至南緯40度區間)外的影像、進行較大角度的姿態轉動、進行次系統元件實驗等計畫,取得更多實驗數據,做為未來衛星設計製造的參考。
吳政忠提到,預計2023年升空的「獵風者衛星」,其衛星電腦、電力控制系統皆改良自福衛5號,正在設計製造中的福衛8號遙測衛星星系,許多設備及系統大都傳承自福衛5號,「福衛5號的衛星本體及光學酬載,都是臺灣自主發展,發揮承先啟後的作用。」
瀏覽 70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