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海富銘品拓展電商帆紐 盼年輕人求職得具誠信
隸屬於海富銘品的銷售多樣代理商品的門市帆紐(Findnew),目前在全台共有15間實體店面,然而,過去受新冠疫情影響,帆紐也對應顧客消費習慣改變,積極拓展電商領域,並經營得有聲有色,任職海富銘品財務經理的黃小姐也期許更多年輕人可勇於嘗試,「電商人員的工作門檻未大家想像中困難,我們很願意給予機會,但重點在求職者的誠信。」

台灣大哥大首屆D.E.E.P Tech Day登場 發布AI、資安、企業協作五大深度賦能平台
台灣大哥大今(18)日舉辦第一屆「2023硬科技日」(D.E.E.P Tech Day 2023)。看準生成式AI、資訊安全、企業協作3大構面,從設計思維出發、用工匠精神研製、與優秀夥伴携手賦能企業

台灣大打造IT人才幸福職場 獲IMA影響力企業組「最佳IT雇主獎」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指導,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IMA(Informa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R.O.C. )主辦,第一屆「IT Matters Awards」在今(18日)舉行頒獎典禮。台灣大哥大以全球IT人才首選企業為目標,投入豐沛的跨領域人才招募、培訓和薪酬激勵面資源,打造IT人才幸福職場,勇奪 IMA 影響力企業組的「最佳IT雇主獎」,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親自頒發獎座,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代表受獎。

英濟以設計核心優化軟硬體整合:軟體硬體不可偏廢
根據最新 IDC 全球軟體市場追蹤報告指出,台灣軟體市場的規模預估 2027 年將超過 40 億美元;面對軟體產業人才競逐態勢,精密製造商英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核心設計與材料應用中心」提升軟硬整合能量,呼籲 :「切勿重軟體、輕硬體」。

不只是光學產品佼佼者 晶鑠科技打造多領域解決方案
現今人手一台手機、平板或電腦,其中的相機和視訊設備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每次有新機發布時皆不斷更加強大的相機模組中,究竟背後的技術推手是誰?「晶鑠科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秉持「晶采創新.鑠耀未來」的理念,晶鑠科技致力於提供高品質、創新和可靠的產品及服務。

台能系統產官聯手,共創安全智慧城市
台灣四面環海、多山脈溪流,夏季颱風以及猛爆性降雨往往對民生安全與水利設施造成損害。台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自 1980 年起就投入水情檢測技術,與各水利單位攜手建置水情資訊系統。更與台北、高雄等核心都市合作,結合 AI 檢測,希望透過精確的水情資訊系統,創造安全智慧城市。
產官學熱門焦點

農工智慧科技幫乳牛量BMI 該增重、要減肥AI秒判
酪農業是辛苦又危險的產業,持續面臨人口短缺和經驗斷鏈的挑戰。工研院在農業部科技司與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經費補助下,共同整合農工科技,開發「乳牛3D體態辨識系統」,整合智慧感測器與AI人工智慧技術,精準快速掌握乳牛的胖瘦度分級,如同幫人類量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酪農可依照乳牛體態,及時調整出最佳的飼育配方與策略,提高照顧效率,讓乳牛頭好壯壯,穩定國產乳源。

砸360億助AI產業化!國科會推智慧大南方、增16萬生就業力
為落實賴總統施政方針,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國科會22日宣布,將從114年至118年投入超過360億元預算,推動「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方案」,規劃以「擴算力」、「鏈場域」、「引人才」、「展應用」等4大策略布局,結合沙崙科學城與周遭從嘉義到屏東的半導體S廊帶,促成「AI產業化、產業AI化」,協助百工百業數位轉型,建構大南方產業生態系,其中「引人才」方面將介接及槓桿南部地區15所技職校院的5,400位專業教師跨域發展,增強16萬學生之競爭力與就業動能。

AI機器人能組120種扳手、當超商店員 經濟部助產業升級
2024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21日正式開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研發主題館展出9項最新機器人技術,其中,「高擬真仿人類雙手協作機器人」能以AI辨識工件樣式立即配對組裝程序,讓機器人模仿人類雙手靈活組裝超過120種手工具,提高生產效率,為發展AI人形機器人的重要關鍵模組,現已與手工具界的隱形冠軍英發企業合作,有效提高手工具組裝生產效率。

機器人玩猜球、動手術!國科會智慧機械科技創新館開幕
Intelligent Asia 2024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8月21至24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國科會智慧機械科技創新館21日舉辦開幕式,展出規劃推動的5項專案計畫、22個計畫團隊之亮點成果,盼加速學界研發成果推廣至產業應用。其中最吸睛的就是陽明交大電控所團隊設計一款會猜球的機器人,以及台大生物機電系團隊研發的生成式AI手術機器人,吸引不少民眾圍觀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