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小米驚傳月底裁員潮?公司:依年終績效考核調整
近年多有國外各大廠品牌掀起一波大規模裁員潮的訊息釋出,據傳近期也燒到了中國。市場傳出,大陸知名智慧手機大廠小米,將於 2 月底施行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且有員工上網披露賠償標準為「n+1」、只通知不協商,另外也指出小米預計 3 月 5 日才發下年終獎金,這一波操作趕在年終頒發之前,讓多名網友也為小米員工感到不公。

宏達電強攻VR市場 攜Excurio辦沉浸式探索體驗展
宏達電近期投入VR市場,並於2月19日宣布攜手法國VR/AR內容品牌Excurio,以及上海今吾今朝文化科技共同推出「胡夫地平線Horizon of Khufu-金字塔沉浸式探索體驗展」,在即日起於北京鳳凰中心對外展出,也是繼去年於上海展出亞洲首場體驗展後再次合作。

現觀科技看好2024 下半年盼推行動智慧廣告
電信數據分析大廠現觀科技在全球5G基地台及行動數據使用量大量成長之後,可望於2024再新增2家電信客戶。而據傳,現觀科技的行動智慧廣告服務(MI)也與印尼Indosat電信公司簽約,盼下半年能正式上線推出。

蘋果iPhone 16將以新興AI工具大改革 迎接嶄新里程碑
綜觀各大廠家與公司品牌,都對於AI人工智慧為全人類生活帶來的風潮,及跨世代的新興轉折感到趨之若鶩、竭力開發。而蘋果公司同樣不落人後,正積極推動更多人工智慧功能,並即將完成新軟體工具的研發。而此舉不僅更是加深與其他大廠的競爭力,同時更將使我們的手機使用體驗,再次迎來重大改變。

LINE新政策預告!iOS 14.3.0版將終止文字聊天紀錄 資訊宜及早備份
LINE之於國人而言,不僅涵蓋了日常生活中多項便捷的線上功能,其中的即時通訊,更是成為你我不可或缺的日常。經LINE官方先前所公開的數據顯示,台灣更是三大主要市場中普及率最高的地區,用戶使用率更是高達95.7%,活躍用戶已達2100萬。其中「備份聊天紀錄」這項功能,也一直廣為使用者所愛用,且無論是在更替新舊手機、移轉帳戶,皆可透過系統的備份及復原設定,留下文字記錄的各種吉光片羽。

德川機械獲「潛力中堅企業獎」
數控旋轉工作臺大廠德川機械日前在經濟部主辦的第七屆「卓越中堅企業」選拔中,榮獲「潛力中堅企業獎」殊榮。
為了表彰在特定領域之技術或服務模式具有獨特性與關鍵性,且具高度國際競爭力等卓越表現之中堅企業,經濟部每兩年辦理中堅企業遴選,作為企業學習楷模。而德川機械參加本屆「卓越中堅企業」選拔,不僅在經營領導、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品牌行銷與市場布局等各方面皆超越標準,而且更是國內五軸旋轉工作台市占率第一的製造廠,居台灣業界領導標竿地位。
產官學熱門焦點

強化台灣半導體影響力!數發部推晶片資安對接國際標準
為強化台灣在國際半導體市場的影響力,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日前舉辦「國際晶片資安驗證及標準調和成果發表會」,宣布台灣晶片資安標準成功與國際標準組織GlobalPlatform接軌,並與PSA Certified共同啟動下一階段晶片資安標準調和,打造台灣成為全球可信賴夥伴。

台灣12強奪冠非偶然!前少棒國手吳誠文:主權AI續助棒球發威
台灣勇奪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曾拿下威廉波特世界盃少棒賽冠軍的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7日表示,此次台灣選手贏過日本奪冠,絕非偶然,近年台灣透過科技化訓練與國際化學習,已開始顯現出美國與日本頂尖球隊的特質,未來台灣主權AI建立起來,強化棒球科技的系統及軟體,台灣選手的運動水準將繼續進步,一定能達到世界一流。

工研院攜手臺灣業者推首台「國產磁浮離心冰水機」! 不用潤化油、換軸承還超省電
工研院攜手堃霖、復盛與漢鐘精機等國內冷凍空調壓縮機和冰水機製造商,共同舉辦「低溫室效應磁浮離心冰水機」成果發表會,宣示降低空調用電及碳排放的決心。

首屆竹科園區ESG論壇登場 清大攜科技業展ESG成果
第一屆竹科園區ESG論壇27日在清華大學旺宏館登場,共有60多間園區企業、90多位企業永續主管,與上百位永續團體和清大師生,一同針對「大新竹永續發展藍圖」,討論「生物多樣性與TNFD」、「綠色消費與減碳平台」、「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等3大主題,清大與科技業也展現ESG合作成果。

環境部攜TASA、中央大學 合作空品衛星與國際監測
環境部長彭啓明26日與國家太空中心董事長吳誠文及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分別簽署衛星應用在環境監測與溫室氣體觀測交流合作協議及環境監測與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協議,盼透過三方合作,發射我國的大氣污染監測衛星及推展國際監測網,展現台灣監測技術與能力。

讀歷史系也能成為動畫人才!教育部攜8大學試辦跨領域學士
讀歷史系也能成為動畫人才!教育部參考台大「校學士學位」經驗,攜手8所大學於113學年度第2學期,推動「跨領域學士學位」試辦計畫,引導大學透過課程模組或領域專長等模式,藉由跨領域課程的靈活選擇,為台灣培養能適應未來快速變遷社會的「跨領域學士」人才,各校可依各自輔導量能,規劃1%到5%不等的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