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挑戰主機大戰的策略脈動 微軟獨佔遊戲將挑戰跨平台
在過去,各間遊戲機生產商大廠想方設法以多種模式與策略,競相搶攻主機市場的最大佔有率,而其中一項作法,即是推出各自主機的獨佔遊戲,須以特定遊戲主機方能操作指定遊戲。

美荷擴大晶片銷中禁令 荷蘭拒發ASML出口許可證
近年美荷不斷對中國實施晶片圍堵,防止中國取得高階製程技術,荷蘭貿易部長勒文(Geoffrey van Leeuwen)日前在議會報告時表示,因擔心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晶片設備會被中國用於軍事用途,所以日前決定拒絕向艾司摩爾發放出口許可證。

智能解決方案幫店家經營熟客 大麥網路:自學提高成功機率
以智能解決方案聞名的大麥網路,專注於生活化的應用場景,希望透過科技能使生活更加便利,且提供各種B2B(business-to-business)的系統服務給適合客戶,大麥網路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周鼎軒也鼓勵學生,若對該市場領域有興趣,把握課餘時間去充實自己,且多接觸些實務方案,「相信願意自學的人,未來成功的機率也會變高。」

國內電動車專屬保單 最快今下半年度可望推出
近幾年隨著節能減碳相關的環保意識抬頭,結合龍頭產業的帶動,電動車在市場上的趨勢走向尤其令人關注。甚至在約半世紀前,臺灣即早早投入電動車的研發。時至今日,由於電動車的保養週期較一般燃油車更長、一體性的零件成本及維修費用高,且車險相關保單亦無差異,先前還有拒保的案例。問世多年以來,一直是困擾電動車主的問題。

中醫大附醫院創「AI 輔助護理師」 院長周德陽:智慧醫療重在實際改善
人工智慧的應用,是未來醫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運用Google MedLM技術打造「AI 輔助護理師(AI-assisted Nurse)」,協助護理人員作業,該項創舉也獲美國全球醫療機構智慧醫療的高品質指標HIMSS評比「數位健康指標(Digital Health Indicator; DHI)」的全球冠軍。

地熱能源發展成重點 經濟部:不排除再啟動修法
經濟部昨(20)舉辦第2屆台灣國際地熱論壇,邀請產官學研的專家學者共同重視台灣再生能源。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目前光電、風電都已步入穩定發展,下階段著重在「地熱」,而因為地熱涉及土地利用問題,經濟部可能再啟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則表示,中油擁有鑽井團隊、設備、技術等,近年也與台電、中研院、工研院、台泥、SLB(施蘭卜吉)等聯合強化地熱能源的運用。
產官學熱門焦點

亞洲AI創新論壇登場!數發部曝台灣AI治理策略
「2024年亞洲AI創新論壇」28日在新加坡登場,數位發展部次長葉寧受邀分享台灣的AI發展趨勢及治理策略,葉寧提到,在生成式AI浪潮下,創新與負責必須兼籌並顧,台灣將針對以AI不同應用情境,發展領域應用為導向的法制規範,並專注於高風險的控管。

榮獲國家級殊榮!資策會獲國家人才發展獎 肯定培育產業頂尖人才有功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於11月27日榮獲勞動部主辦的2024年「國家人才發展獎」,也是台灣人力資源領域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在人才發展體系完整性、績效連結與創新發展等方面表現優異的組織。

台法科技獎出爐!中研院徐尚德攜法學者 分析新冠病毒獲獎
國科會與法國法蘭西自然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27日共同頒發第26屆台法科技獎,本屆獲獎者為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徐尚德及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巴黎精神病學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Cyril Hanus,台法科技獎表彰他們在分子生物學領域的卓越合作與成果。

推動AI技術應用!臺師大攜麗臺設深度學習共同實驗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與麗臺科技攜手成立「深度學習共同實驗室」,以促進AI深度學習技術在教育與產業領域中的創新應用,28日舉行揭牌典禮,盼藉由產學合作,助力臺灣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估科學園區38家廠商須繳碳費 國科會:自主減碳可優惠
環境部明年起開徵碳費,企業申報後,到2026年5月開始繳交,立委吳沛憶28日關切科學園區有多少廠商會被徵收?要交多少碳費?國科會表示,初步盤點,3大科學園區中要繳碳費的廠商有38家,合計一年有2.5萬噸的排碳量,但這些廠商都有自主減碳作為,應該適用優惠費率;另外,國科會有輔導廠商落實減碳措施,也希望政府妥善運用碳費,讓未來的減碳機制可以做得更好。

川普恐逼台積電2奈米提前移美?吳誠文:最快可能2028年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外界關切台積電2奈米製程,是否提前赴美生產,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8日表示,台積電先進製程研發一定根留台灣,2奈米製程將於明年量產,量產以後才會討論要不要赴美設廠。面對立委葛如鈞詢問,2奈米赴美時程,是否會在台灣量產3年後的2028年,吳誠文回應「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