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EA 進行編制瘦身 將裁員5%並取消《星際大戰》遊戲開發
電子遊戲產業現正歷經前所未有的動盪、且在組織與人員精簡方面,各大知名遊戲公司持續釋出重大消息,其中也不乏規模性的裁員。美商藝電 (Electronic Arts,又稱作電子藝界)作為美國一跨國性的互動娛樂軟體製作間發行公司,自1991年上市後,便掌握了諸多知名遊戲品牌,包含模擬市民、戰地風雲系列、終極動員令和瘋狂美式足球等。

Gogoro「JEGO這個」新品來了!
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ogoro)發布新品「JEGO這個」震撼電動機車市場,並取諧音「這個」什麼都有,在今年第一季全新登場,針對競品同業祭出藍海策略,期能在大環境不景氣下殺出一條血路。

台泥拓歐告捷 積極布局低碳水泥
台泥於2月28日宣布2023財報告捷,獲稅後淨利79.98億元,較2022年成長48%。此外,台泥近年積極布局綠能產業,並拓展國際市場成效優良,雖然中國在水泥需求上持續不振,但台泥改往拓展歐洲後均獲佳績。

升級你的沉浸式平板體驗! Lenovo Tab M11 全新亮相
無論是對於現今,常有需要進行線上學習或會議需求的學生或上班族,閒暇時喜愛追劇、享受身歷其境視聽體驗的劇迷,抑或是習慣將紙本資料電子化,隨身帶走隨處閱讀的閱聽者,揹著筆記型電腦多少仍有些不便,而平板可能會是替代首選。今 (29) Lenovo即發表主打親民價位、輕薄設計、豐沛內建功能與長效續航力的平板Tab M11 ,將於明 (1) 日正式上市,新台幣 $6990 起即可入手,給消費者一便攜新選擇。

FINTECH吸金/菁術 產值369億!博科資訊六大主軸 鎖定跨域人才
在FinTech和AI科技不斷進步的趨勢下,金融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數位轉型和創新挑戰。越來越多業者運用Fintech六大技術領域(如大數據、人工智慧、行動平台、雲端系統、區塊鏈及物聯網),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
產官學熱門焦點

挽救股價!美超微梁見後信心喊話:股票不會下市
根據路透周二 (10 日) 報導,美超微 (Super Micro Computer) 執行長梁見後 (Charles Liang) 在紐約舉行的路透 NEXT(Reuters NEXT)會議期間表示,會在明年 2 月之前提交必要的財報,相信公司股票不會被那斯達克摘牌。

元宇宙裡打拳擊!北科大跨校合作Metapunch X獲國際大獎
元宇宙裡打拳擊,這款新科技好紓壓!北科大互動設計系與金展創意共同開發「元宇宙拳擊」(Metapunch)及其觀賽系統「Metapunch X」,獲得2024年SIGGRAPH電腦動畫展DCEXPO評審特別獎(DCEXPO Jury’s Special Prize),為台灣首度獲得此獎,11月受邀於日本國際廣播電視設備展(Inter BEE)亮相,結合觸覺回饋與體感互動、拳拳到位的快感,吸引許多民眾大展身手。

國科會助攻淨零碳排!台大開發新興碳捕捉、碳轉化技術
在各國積極發展減碳、負碳技術的潮流下,國科會於2023年成立台灣淨零科技方案推動小組,邀集國內學者專家,共同開發2050台灣淨零減碳所需的前瞻科技,其中,國立台灣大學「NTU ZERO」研發團隊,成功開發出「薄膜碳捕捉」及「電化學碳轉化」2項前瞻技術,電化學碳轉化技術更打造出試量產機台,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酸或合成氣,二氧化碳處理量可達每天50公斤,讓減碳效益大增。

整併中華大學定案!清大將設「清華²科技園區」、形成半導體聚落
國立清華大學校務會議10日全票通過整併中華大學意向案,將與中華大學接續討論整併具體規畫,預計於明年向教育部提交計畫書。清華大學表示,將在中華校地設立「清華²科技園區」,鏈結竹科企業,構建產學技轉平台,形成半導體聚落,並提供國內外新創企業研發空間,吸引外資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串聯竹科科技廊帶,清大的半導體學院將首先進駐。

台積電辦「2024 IMC DAY」 元智大學優化LLM、奪銀銅雙獎
台積電日前舉辦「2024 IMC DAY」競賽,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孫天龍指導大四學生楊予溱及研究生吳昱霖,分別以「LLM應用於同分受測者平衡能力差異分析」及「應用LLM開發AI助手偵測不適當操作」2項研究,奪得銀獎及銅獎。

張忠謀回應科技巨頭挑戰:英特爾陷策略迷局、三星迎技術考驗
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自傳下冊發表會上,他分享了從年少時的作家夢到半導體業的輝煌成就,其中與遠見・天下文化的發行人王力行對談時,也被問及了關於目前全球科技巨頭英特爾、三星所面臨的挑戰,他立刻說「他們沒有來諮詢我,而我也不需要提供建議。」但進一步表示,英特爾當前的經營困境是多方面的,似乎至今未尋找到合適的帶領人,也認為,如果英特爾的董事會已有策略,僅是未公布,那麼找一位適合執行這些策略的CEO是比較簡單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