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麗臺科技深入智慧醫療事業 攜手雙和醫院簽訂合作備忘錄跨域合作
麗臺科技(LEADTEK Research Inc.)作為全球知名的電腦及智慧醫療研發製造商,以「研究創新、品質至上」為不變的信念,推出多元產品品項,從 AI 工作站與伺服器、AI管理軟體到智慧醫療/健康照護解決方案及大數據解決方案等。近期更是攜手雙和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進行跨域合作,共同推動智慧醫院發展。

工研院淨零策略 雙管齊下
工研院日前舉辦第三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展現淨零技術能量以及攜手產業減碳成功案例,今年聚焦兩大重點,包含工研院組隊打造氫應用創新平台、推出淨零轉型策略顧問服務,分別展現工研院創新科技與綠色金融平台為主軸、協助企業以策略整合技術與政策及市場和財務四方面投入淨零轉型。

科科科技在日推出AI多媒體 拓展佈局搶攻日本龐大市場
亞洲最大 AI 多媒體科技集團科科科技(KKCompany Technologies),以「多媒體串流、數位雲端、AI 應用」為技術與事業發展核心,成立20年以來,集團旗下包含音樂串流 KKBOX、多媒體科技 BlendVision、雲端智慧 Going Cloud 等自有產品品牌。近日則是將於日本推出以 AI 多媒體科技技術為主軸的產品─「BlendVision AiM」,並出席日本人工智慧最大展會 NexTech Week 2024。期待將台灣市場成功運作的商業模式,持續擴大並推廣應用至日本市場,涵蓋不同產業領域、為科科科技開展下一段嶄新的無限可能。

國科會TTA六度領軍科技新創 征戰Viva Tech 2024
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六度組團號召40家潛力科技新創團隊,前往法國巴黎參與5月22日至25日歐洲最大新創與科技盛會Viva Tech 2024,法國時間5月22日由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處長許增如主持開幕式,我國駐法代表吳志中等均親臨會場,表達對臺灣新創團隊的支持與鼓勵。

技嘉科技預告COMPUTEX 2024 將大展AI科技與多項產品解決方案
技嘉科技一直以來都以「創新科技」作為對生活的回應,結合「美化人生」視為核心標的,以創新穩健的步調搭配品質穩定、受信賴的雲端設備,成為全球科技領導品牌,立足智慧場域。今年更是將會以「ACCEVOLUTION – 運算速進世代」主題參展,現場更是準備以逾150件的傑出品項和解決方案,還有集團中尤為貼近 AI 趨勢的多項產品解決方案與應用體驗
產官學熱門焦點

獨立遊戲開發獎勵喊卡!數發部:年度預算經立法院刪除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今年預算遭刪減51%,日前宣布「獨立遊戲開發獎勵暨產品化加值計畫」因年度預算經立法院刪除,已受理的案件將停止審查,所送資料均不另發還,引起獨立遊戲開發圈關注,部分獨立遊戲廠商恐受影響。

台船打造「自殺無人艇」現身!奮進魔鬼魚號:低成本、高殺傷、全台製
25日台船在高雄興達港,正式發表了台灣首艘軍用級無人船「奮進魔鬼魚號」,從命名到設計,這艘無人船就是衝著台海局勢來的,全長8.6公尺、寬3.7公尺、滿載排水量超過5噸,酬載量達1噸,最高航速超過35節。

工研院推動臺日無人機聯盟合作 組成「國際隊」瞄準500億美元商機
日本與臺灣在經貿及科技一直是極佳的合作夥伴,為促成臺灣無人機產業交流,在經濟部推動下,工研院促成「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與「日本無人機聯盟(Japan Drone Consortium;JDC)」簽署產業合作備忘錄(MoU),期待雙方利用彼此優勢,建立臺日無人機非紅供應鏈,並在防災、救災及自主飛行測試領域合作。

黃仁勳也說「搞不定」華為AI晶片 中國AI晶片正進行一場翻身仗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訪時坦言,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影響力日益上升,他不諱言地形容華為是「中國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並指出這家公司「幾乎在每一個涉足的領域都取得成功」。

手機就是車票!一卡通「TWQR乘車碼」上線、一碼通行全台
沒零錢、忘記帶卡片也能搭捷運、公車了!一卡通與財金公司攜手,協同公股銀行、中華郵政等先導機構,共同推動交通乘車碼支付標準化,3月24日於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舉辦「TWQR乘車碼」上線記者會,宣告智慧交通時代的來臨,未來手機就是車票、「TWQR乘車碼」一碼就能通行全台。

曲博彩虹頻道|人工智慧分級與歷史
節目不僅深入解析AI的四大層級(自動控制、典型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還帶你回顧AI歷經三次熱潮的發展歷史,從1950年代的早期探索、1980年代的專家系統,到2000年以後的大突破,通通一次講清楚,影片最後更破除常見迷思:AI並不是「會思考的電腦」,而是一種資料分析與推理的方法,適合想認識AI卻無從入門的你,也推薦給學生、家長與一般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