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艾司摩爾高雄新址確定?捷運生態園區站辦公室最快8月開始營運
EUV(極紫外曝光機)大廠艾司摩爾(ASML)近日傳出將在高雄設立的新辦公室地點曝光,地址位於捷運生態園區站1號出口旁的「凹子底停5停車場BOT案」,該建案由建商一功營造負責,預計在最快今年8月、10月期間開始營運。

台積電董事會四大決議 捐40億培育半導體人才 台成清交等校入列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5日董事會宣布四大重要決議。針對半導體研究教學及人才培育,核准捐贈國立臺灣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等校,總計不超過新台幣40億元…

工研院科技產業經營高階人才培訓起跑
工研院開設「科技產業經營高階主管研習班」,第11期邀請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臺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史欽泰等產業領導者與專家傳授經營心法,強化企業韌性。

業成GIS-KY德國自動駕駛展大放異彩
業成GIS-KY此次在德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科技展(ADAS & Autonomous Vehicle Technology Expo)大放異彩,展示多款智慧車載的技術與產品,包含抬頭顯示器、超低反射鍍膜技術以及Mini LED觸控顯示模組等,展現公司品牌的科技實力。

慧榮科技推新型USB顯示介面SoC!可支援超高解析度多螢幕連結
慧榮科技SM770 USB顯示器介面SoC,其具備低延遲和低功耗特性,最多可支援三個4K UHD顯示,並採用多重影像與視訊處理演算法壓縮顯示內容來降低所需的頻寬,提供電腦到螢幕提供超低延遲表現。

正文科技首度跨足AI醫療領域 Computex展期間展示新品Dr.AI
做為我國國內無線網通領導廠商的正文科技,致力於無線技術的耕耘,為世界一流的無線區域網路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更是國內少數同時掌握無線區域網路及寬頻網路關鍵技術之廠商。然而,在近日更宣布正式跨足「AI 醫療領域」,準備將以整合WiFi 7、5G以及XGSPON光纖接取等最新連網技術、內建語音助手的「Dr.AI」,在即將到來的Computex期間,於南港辦公室舉行「閉門展」作展示。
產官學熱門焦點

台科大校徵/精藤:新鮮人沒工作經驗可多分享在學成果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今(28)日舉辦「2025 校園徵才暨校外實習博覽會」活動,吸引國內外知名大廠210家參展,總攤位數達300個!全家便利商店旗下系統整合公司精藤(Accudata),經營企劃室專員張小姐表示,這次來校園徵才著重招募「系統工程師」與「資料分析師」,適合電機、資工、資訊相關背景投遞申請,且不限是否有碩士學歷。

川普祭出「非美」汽車關稅 卓榮泰、郭智輝都回應了!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將自4月2日起對「所有非在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的新關稅。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8)日受訪時強調,台灣衝擊比較小,但是否對垂直供應商有影響,要持續注意。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也回應指出,經濟部都有各種情境模擬,之後會模擬與產業討論,找出妥善因應措施。

比爾蓋茲預言:AI 將淘汰幾乎所有工作 只有這3種還活得下來
「除了程式設計、生物研究和能源專業,其他工作通通會被AI取代。」這不是什麼科幻片的劇情,而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近日接受訪談時的驚人預測,他認為,未來十年內,人工智慧將徹底改寫勞動市場,大多數的「人力需求」會消失,只剩下少數領域還需要人類來駕馭技術、指引方向。

輝達下挫、英特爾上揚 陳立武如何翻轉市值差距8000億美元的戰局?
英特爾(Intel)13日宣布將找來半導體圈重量級人物陳立武(Lip-Bu Tan)出任執行長,陳立武在27日年報中釋出明確訊號:AI硬體戰場,英特爾準備正面迎戰輝達(NVIDIA)。

吳誠文參加2025臺灣半導體產學論壇 再提國科會4大重點策略
AI熱潮席捲全球,伴隨AI發展所需晶片,已成為驅動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也是半導體帶動產業創新的最佳契機。由國科會主辦、經濟部協辦的「2025臺灣半導體產學論壇暨半導體專案成果發表會」於27日登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再提提升臺灣半導體產業的4大重點策略,包含優勢延續、國際拓展、應用創新、永續調適,讓世界看到臺灣的重要性,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使臺灣成為全球不可或缺的科技產業合作夥伴。

首部AI數位列車啟航!宏碁攜北捷用AI偵測異常狀況
首部AI數位列車啟航!台北捷運與宏碁攜手合作,打造第一部AI數位列車,3月27日於淡水信義線啟航。該列車透過宏碁AI演算法與NVIDIA邊緣運算技術,即時偵測旅客在車廂內的異常移動、衝突對峙等突發狀況,強化捷運安全監控系統;並首次引進裸視3D廣告技術及全車數位螢幕,創造科技行銷平台,邁向更高效率的數位運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