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今年新鮮人最想投入的產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 」以及「教育政府團體」。科技業是大多數人的夢幻產業,讓科技業主管告訴你,如何躋身當科技人。
科技產業趨勢
產官學熱門焦點

攜手MSI微星科技!中華大學推「微學程」、畢業生可無縫就業
中華大學日前與全球電競領導品牌MSI微星科技簽署產學合作,設置「微星科技微學程」,讓學生在選修專業課程的同時,還能領取優渥的獎學金,表現優異者畢業即可無縫進入微星就業。該課程一推出秒滿班,學生熱烈響應,盼在科技產業中提前布局,在專業領域上發光發熱。

國家發射場域年底選址!吳宗信:鎖定台灣東南角、福八明年10月升空
目前台灣僅有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供火箭科研團隊申請使用,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12日指出,預計在今年底選出國家發射場域確切地址,鎖定台灣東南角;另外,福衛八號的第一顆衛星預計明年10月發射升空,每年還會陸續發射,目標在2031年前會再發射10顆以上的氣象衛星。

首枚台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資料上架 助氣象預報更精準
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研製、我國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Triton)」去年10月9日升空,經過半年多的參數調校,風速產品正式於今年5月31日上架台灣資料中心(TACC)。TASA在12日舉行記者會表示,獵風者每日可蒐集3至4萬筆導航衛星經海面反射訊號,其中7至8千筆可產出風速資料,可作為氣象觀測及預報的參考數據,在應用面,相關資料可彌補雷達在近地表區域的資料空缺,明確增加強降雨預報的準確度。

德國創新挑戰賽台灣冠軍出爐!台大生破解抗藥性、11月赴柏林參加全球賽
德國Falling Walls Lab(圍牆倒下實驗室)創新挑戰賽11日在台北舉行初賽,由國科會、德國弗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FNF)全球創新中心暨台北辦事處、台北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AAD)共同舉辦。國立台灣大學電資學院資料科學碩士陳怡孜提出「破解抗生素抗藥性」的創新構想,將代表台灣於今年11月赴柏林參加全球總決賽,並參與Falling Walls Science Summit,與來自全球的科學、商業和政治領域的頂尖人才交流。

2024總統盃黑客國際松開跑!邀全球公民為數位及淨零議題獻策
數位發展部2024總統盃黑客國際松徵件開跑!今年競賽主題為「領航數位淨零-打造新世代數位公共建設」,以數位及淨零為核心,邀請國際團隊結合數位、資通訊科技及淨零永續技術,應用於公共數位建設及服務的創新方案,為全球數位及永續發展議題獻策。

盼藉AI促進生醫產業升級 行政院召開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
為布局生醫產業發展藍圖,行政院每年定期舉辦「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 BTC)」及預備會議,今年度預備會議於10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盼跨部會共同努力,運用人工智慧(AI)等創新科技支持生醫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