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協作力】蛙人精神與林格曼效應 團隊精神的二極化啟示

作者/王裕玲

輝達的執行長黃仁勳在一次訪談中分享了一個獨特的觀點:他從不佩戴手錶,以此來專注於當下,遠離時間的壓力。這種態度對於正處於科技電子業浪潮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是一種啟示。

林格曼效應,以拔河實驗告訴我們,人愈多其實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全力以赴,反而其中有人會混水摸魚。示意圖。圖/123RF

從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到成為職場老手,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個共同的挑戰:如何在團隊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在這個充滿創新挑戰的環境中,與他人協作推動創新的進程?當心中那股渴望成功的強烈願望,遇到團隊協作的挑戰時,我們可以從海龍蛙兵的嚴格訓練中汲取團隊協作的精神,也可以從林格曼效應的心理學啟示中獲得啟發,重新審視團隊精神的真正意義。

更多新聞:【團隊協作力】從熱情與使命出發 追尋不求目的的真締

海龍蛙兵:團隊精神的極致鍛鍊

我國特殊的蛙人部隊中的海龍蛙兵是陸軍特種部隊之一,在離島地區,主要執行海域巡弋、越界漁船驅離、水文偵察、運補護航、海上救難等任務。不論是海龍蛙兵隊員或是海陸蛙人的訓練,無疑是從個人的意志中,逼出團隊協作能力的極致與最高的考驗。不論從體能到心理,從個人到集體,每一項特訓與極致服從指令的表現上,都不單單是只對身體的挑戰,也是考驗對個人意志、團隊協作中一個都不能少的堅毅與彼此同在的淬煉。

尤其在常聽到的「天堂路」、「硬漢路」的最後一哩路的終極考驗中,團隊成員講的不是英雄主義,而是誰做不到,就必需有人幫忙完成,形成一條心的互相扶持,唯有共同面對才能跨越生死與共的經歷,讓每一位蛙兵能立刻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一般業界的團隊:目標導向下的協作挑戰

轉而回到現今的科技或電子業,我們時常在一般的業界中看見團隊,常常因為專案的目標明確而聚集在一起,但在實際協作過程中,卻可能遇到「假裝合作的團隊」陷阱。有的團隊表面和諧,卻缺乏實際成果;有的團隊各自為戰,缺乏凝聚力;還有的團隊則忽視個體差異,缺乏創新活力。如何在保持團隊和諧的同時,避免這些陷阱,也考驗著一般職場人的心智挑戰。

蛙人部隊在面對指令時,必需即立實現目標的反應。但現實職場中我們仍可保有開放的溝通,尊重並發揮每個成員的個性和專長,二者的結合下也可以是打造高效團隊的融合展現。管理者與團隊成員都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團隊協作不是簡單的合作,也不是英雄主義的個人成果展現,而是符合現代職場論理的一種深層次的相互理解、支持信賴與共同成長。

團隊協作的心理學啟示:林格曼效應

知名的林格曼效應,以拔河實驗告訴我們,人愈多其實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全力以赴,反而其中有人的心態會認為反正別人在出力,所以我即時偷懶、混水摸魚也不會被發現。

林格曼效應在管理學中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現象:當團隊成員認為責任被分散時,個人的貢獻往往會下降。這對於希望想快速成長的新鮮人來說,是一個提前必須要知道的重要的警示。提醒自己在團隊中,雖然不鼓勵英雄主義的表現,但是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去主動尋找機會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瀏覽 707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