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漩渦中脫身!研替心理諮商師:四大調整法 成就更好的自己
記者/林育如採訪報導
對於許多研替役男來說,畢業後能夠無縫接軌職場是一大優勢。研替機制不僅能有效避免時間浪費,還能讓畢業生儘早累積職場經驗並獲得穩定收入,這些優點使得不少碩博士生爭相加入這一制度。然而,作為同時肩負服役與職場雙重身份的研替役男,無疑面臨極大的挑戰。如何在這些不同角色之間找到平衡,並且保持內心的穩定,無疑對EQ是一大考驗。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的諮商心理師張文翰點出,了解每個角色的需求與特性是關鍵。
例如在服役第一階段,役男於接受基礎及專業訓練期間,可能需要展現紀律性與服從,而在第二、三階段進入企業中,職場中則可能需要展示創新思維與合作精神。因此,研替役男應學會如何靈活切換這些角色,清楚區分何時需要主動積極地表現自己,何時又應保持謙遜、尊重他人,這樣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保持平衡和適應。
延伸閱讀:「這五類人」易成心輔破口!研替心理師:積極面對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張文翰表示,面對多重壓力時,可能會感到焦慮或不安。學習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可以幫助自己在在高壓環境中保持冷靜,減少情緒波動。張文翰提出「四大步驟」:
一、深呼吸:當情緒激動或不安時,第一時間進行深呼吸。透過緩慢而穩定的呼吸來調節身心,幫助平息負面情緒,並讓混亂的思緒重新集中,恢復冷靜。
二、離開現場:當面對憤怒或衝突的情境時,為避免說出後悔的話或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可以選擇先離開現場,給自己一點時間來冷靜和理清思緒,避免情緒決定行動。
三、轉移注意力:轉移五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來調整情緒。可以通過改變視覺上的焦點,觀察天空、觀看影片,或者聽音樂、聞花香等,從而幫助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提升情緒的穩定性。
四、培養個人情緒紓解管道:情緒的釋放對維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可以通過與朋友交流、進行運動、或進行冥想等方式來紓解壓力,避免將不良情緒積壓,保持良好的心情。
張文翰指出,每個人對於事件的情緒反應,除了受到先天個性的影響外,還與成長背景和家庭功能密切相關。有些人傾向於將問題歸咎於自己,容易產生負面思維。然而,這些情緒反應和思考模式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調整來改變的,每一次改變都是成長的機會,勇於改變及調整,從而幫助自己成為更成熟、更積極的人。
瀏覽 2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