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復活術」-暖科技的倫理學|漫談【主筆室】

科技島主筆/蔡哲明

  地球近乎無情且理性規律轉動,我們都曾妄想「時光停駐」,就當你我髮絲染白,眼角魚尾歙動,目睹親人溘然長逝,也讓在世的人悵然若失。AI「復活術」讓「以生重返」成為可能,但在作為情感寄託的背後,必須正視暖科技的倫理學。

示意圖:取自123RF

  AI作為先進科技竟也長出人性,當科技圈聚焦討論功利性質,同溫層外開始回到生活層次,AI技術走入你我的人際傳播,尤其當它開始掌握使用者的「情感狀態」。趨勢大師奈思比(John Naisbitt)就曾呼籲世人不要忽視高科技的「副作用」,即便AI「復活術」並非基因工程,不會改變物種生態變化,但在數位親人、死者人權以及社會互動下的情感投射恐將挑戰倫理界線。

更多新聞:你的心理師不是你的心理師-談AI除魅|漫談【主筆室】

數位親人

  世界各國的AI公司相繼推出永生服務打造「數位親人」,只要取得死者生前的「照片」、「聲音」、「影片」等,便能複製他的擬真型態,甚至還能與親人對話。「數位親人」在記憶、情感及遺產如何區分,儼然對於在世親人產生挑戰,隨著每一個人的相處時間,相對不同的互動模式,勢必產生莫衷一是的人格特質,也將破壞在世親人對於離世親人的「既有印象」。

死者人權

  死者對於形象複製的實際意願恐將侵害「死者人權」,他們可能不曾想過身後會被人工智能模仿,在世的人如何確保離世親人的獨特「商標」,恐怕沒人可以代表。「死者人權」未來是以複製後的科技公司得到擁有權,還是客戶端的死者家屬掌握發言權,這對跨時代與跨文化的理解連接無疑產生衝擊,唯有原汁原味的生命軌跡才能體現「死者人格」。

社會互動

   AI「復活術」無疑打開潘朵拉的魔盒,除了考量個人心理健康,也該評估虛擬形象背後的社會「風險」,確保技術創新不會違反人類核心價值。「社會互動」如何在虛實整合間定義「存在」與「生命」的不同,否則僅將個人意識上傳,開啟數位復活之術再生,將使社會互動在科技世界中迷失自我。

   AI「復活術」暖科技下的倫理學必須警惕,從數位親人、死者人權以及社會互動下的情感投射思考倫理界線,面對這些劇烈的技術變革,我們需要持續的學習反思。唯有打造一個開放包容的真實世界,才能期待一個電子烏托邦的理想國到來。

瀏覽 21,70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