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經貿合作讓亞洲電商浪潮進一步擴大|專家論點【Howie Su】

作者:Howie Su(產業分析師)

過去十年來,亞洲正處於歷史性的電子商務繁榮中,在 COVID-19 期間,商品服務的線上交易迅速增長,亞洲企業更積極在網路上銷售與接觸跨國客戶,整體來說,中國仍然是該地區最大的企業對消費者電子商務市場,約佔全球線上商品零售額的三分之一,但東南亞電子商務在 2020-2023 年年增 24%,根據統計,2022 年時,菲律賓、印尼和越南躋身全球成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列。雖然電商成長率高,但亞洲各國政府仍有許多任務要完成,例如讓更多中小企業透過電商接觸海外市場,而這不是僅有業者與科技出力而已,還需要達到更深入的市場一體化、同時落實貿易和數據方面的國際合作才行。

圖、資料在地化政策將對電商造成巨大影響。(資料來源:SAP)

透過貿易協定實現一體化

該地區各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尋求透過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和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等廣泛安排以及聯合區域經濟體的更先進的自由貿易協定來促進區域電子商務與國際夥伴共同促進數位貿易,例如美日數位貿易協定和全面且先進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些協議中政策和做法的採用有利於滿足數位貿易基礎設施需求,從電子支付法和出口促進計劃到線上中小企業融資,進一步促進電商的蓬勃發展。

然而,儘管有許多有效的數位貿易協定,亞洲企業仍在與不同的國家數位貿易政策框架作鬥爭。根據 Nextrade Group 為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 進行的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東南亞賣家表示,他們正在努力應對該地區分散的數位監管環境。層級架構的國家資料隱私法、消費者保護規則和其他法規的複雜性在一個市場中已經足夠令人畏懼,更不用說發生在多個市場中,這種做法阻礙數十萬名小型線上賣家出口商提供服務,這些業者使用外國客戶和營運的數據來改善其產品,並希望利用全球雲端供應商以最實惠和最方便的方式儲存和處理其數據。

因此,國家數位法規之間需要進一步的互通性,特別是促進小公司之間更好的合規,例如,更多簽署 CPTPP 和其他具有約束性電子商務規則的共識有助於促進法規融合,並將每個參與經濟體鎖定在數位貿易的標準化規則中。東協經濟體有意談判數位經濟框架協議(DEFA),以促進電子商務、促進數位互通性並建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數據需要更順暢的流動

從事數位貿易的亞洲公司需要更流暢地存取其營運和客戶數據,以及經濟高效地儲存、處理和分析這些數據的能力。然而,這裡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美國貿易代表關於外國貿易壁壘的 2022 年和 2023 年報告強調了印度尼西亞、中國和越南等幾個亞洲國家的數據傳輸障礙,後者是禁止數據本地化的 CPTPP 的簽署國。 例如中國的《資料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網路安全法》和《國家安全法》限制跨境資料傳輸,這個限制性框架對收集「重要數據」的公司提出了本地資料儲存和處理要求,西方國家則批評這些規範採用過於寬泛且定義模糊的術語,讓公司無所適從。  企業擔心此類限制不僅會影響「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產業」的公司,還會影響那些無意中與不確定的地緣政治發生衝突的其他行業的公司。

圖、中國數據保護法將影響外商企業經營意願。(資料來源:Research Gate)

事實上是,市場的一體化、數位貿易承諾的落實以及支付和物流服務互通性的改善將有助於亞洲線上企業在未來幾年大幅擴大營收規模,透過將小型公司、遠端賣家和不斷壯大的科技人才整合到這些新市場中,政策制定者能夠實現更具包容性的貿易,並從數位商務的席捲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瀏覽 296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