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術論文品質之自律與他律|專家論點【郭啟全】

作者:郭啟全(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暨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與所長、明志科技大學 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教授、長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合聘教授、明志科技大學 可靠度工程研究中心 教授)

協助筆者校正投稿國際期刊文章內容之筆者所指導之印度籍研究生Naruboyana Gurumurthy。(圖片來源:郭啟全)

筆者於每日晚餐飯後即展開「閱讀時間」,閱讀內容涵蓋系、所文件資料、國際期刊(journal paper)、學生報告、商業周刊……等等。其中閱讀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先生之大作最快樂,也算是一種「享受」,主要的原因為何飛鵬執行長之文筆非常好。何執行長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文章名稱為:「規定的時間、地點做規定的事」,於此文章內出現「自律(self-discipline)」與「他律(heteronomy)」者兩個專有名詞。筆者閱讀此大作之後,決定提筆撰寫此一拙作。

筆者最近向所指導的研究生宣導一個理念,要寫好研究論文(journal paper)、碩士論文(thesis)以及博士論文(dissertation),一定要源自於「自律」。筆者也常常向大學部實務專題生宣導一個理念,要做好一個專題實務研究,也是一定要源自於「自律」。實際上,世界上許多功成名就人士,均源自於「自律」,例如:江振誠先生,即是透過「自律」,不斷超越自己,使自己成為台灣首位米其林主廚。另外一個實例為菲爾普斯(Michael Fred Phelps),他是史上獲得最多奧運獎牌的運動員,天天自我訓練,即一年訓練365天,每天泡在水裡時間高達6個小時。所以,菲爾普斯擁有28面奧運獎牌,成為歷史上獲得最多奧運獎牌之美籍運動員。

每一年7月31日是研究生口試最後一日。近期,筆者常常參與校內、外之論文口試。依照筆者之慣例,於口試前,都必需仔細閱讀學生之論文。然而,筆者發現,今年口試所審查論文內容之「錯字」較往年多。其實,碩、博士論文內容之錯別字是可以減少或是避免。在此,筆者分享兩個實例來介紹。

第一個實例為碩士論文內容之校正方法。首先,自己一定要很專心撰寫自己的論文並仔細校正其內容。俗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最後,再請學長或學弟仔細校正。筆者於就讀碩士班當時所採用的策略是透過學弟來檢查筆者之碩士論文內容。假若,檢查到碩士論文內容之一個bug,獎金為五元。當時筆者之碩士論文內容讓學弟抓到五個bug。所以筆者僅花費25元,即可以使碩士論之文內容更臻於完美。

第二個實例為國際期刊文章內容之校正方法,因為筆者非以英語為母語之人士(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因此,筆者請託印度籍研究生針對筆者所撰寫之國際期刊文章,協助校閱論文流暢度、簡潔度、清晰度以及錯別字。經過幾次經驗後,我們發現 1+1大於2,此一成效令筆者非常滿意。以上兩個實例僅供參考。

最後,筆者要表達的是,研究論文如果僅透過「他律」來把關,其實效果是有限的,唯有靠「自律」加上「他律」才能夠使研究論文內容達到真正趨向完美的境界。

瀏覽 523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