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是否可以滑手機?|專家論點【郭啟全】
作者:郭啟全(明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暨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 教授兼系主任與所長、明志科技大學 智慧醫療研究中心 教授、長庚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合聘教授)
iPhone智慧型手機問世至今大約五千多天。高鐵上,常常看到一些「低頭族」,有些人利用智慧型手機在追劇、有些人在玩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有些人在回Line訊息、有些人在回email、有些人在看漫畫、有些人在打電動玩具…林林總總。
最近一次出國,筆者卻看到隔壁的一位日本人也是低頭族,但他所看的迷你電子書以及實體書。如何使用科技電子產品,其實是兩面刃。筆者常常用用「西瓜刀」來做比喻,西瓜刀可以拿來切西瓜,但是卻有人拿西瓜刀來殺人。
於一場會議中,有一位老師表示,學生上他的課,於上課期間一律嚴禁使用手機。筆者認為「Do not judge. Try to understand」。上課是否可以滑手機?以下有三個問題是值得思考:第一個問題是學生到教室上課之目的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學生上課使用手機之目的是什麼? 第三個問題是學生上課操作手機內容是什麼?
老實講,上筆者的大一與大二之必修基礎課程,筆者是建議修課學生於上課期間,少使用手機,應專心上課並思考上課內容。然而,上筆者的大三與大四選修課程,筆者則建議修課學生於上課期間,如有不清處地方可以使用手機查詢其內容,也許學生會於上課期間「豁然貫通」。
筆者於聽演講時,大部分時間是專注聆聽演講。但是,筆者於聽演講期間,有時候也是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查詢資料,判斷是演講者之錯誤?還是筆者之錯誤?我的經驗告訴我,這「兩種狀況均有」。以下筆者舉出三個實例來說明。
第一個實例為單字發音問題:數年前,筆者參與一場大型國際研討會之專題演講過程中,筆者對於演講者之一個單字發音與筆者之認知不同。因此,筆者於聽演講過程中,立即使用智慧型手機查閱其單字之發音。查閱後,筆者「當頭棒喝」。原來,筆者對於這個單字的發音是錯誤的。
第二個實例為外商之國家問題:數年前,筆者於一場國內研討會之專題演講過程中,筆者對於演講者所介紹一家歐洲公司之國家與筆者之認知不同。因此,筆者於聽演講過程中,立即使用智慧手機查閱該公司之資料,查閱後發現,筆者對於這一家歐洲公司之國家認知是正確的。
第三個實例為idea靈光乍現:由於筆者經常開會,於開會過程中,有時會有new idea。因此,筆者於會議中,立即使用智慧型手機記下idea重點與方向。
禁止使用智慧型手機、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以及適當地使用智慧型手機是三個不同的層面。學生來上課之主要目的是為了「點名」,而非為了「學習」,那禁止使用智慧型手機以及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已經非筆者要討論之重點。假若,學生來上課之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於學習過程中,適當地使用智慧型手機查詢資料也「無傷大雅」。
瀏覽 75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