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hashtag)為你/妳帶來幸運|專家論點【鄧宗聖】
作者:鄧宗聖(國立屏東大學 科學傳播學系 教授兼系主任)
你/妳會常常因為網路上別人的一句話或貼文而感到不開心?難過?甚至是感覺受到歧視?創作者 Jessica Abo把社群媒體形容為一種「濾鏡」( filter ),所有貼文如果會影響你/妳的心情、你/妳的快樂與否,那可就不太妙了!相反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能發現轉變你/妳心情,可以變快樂的事情,那可以把這些轉到網路上去,加上一個 「# 」hashtag 的網路標籤,還可以用來反堵令人不悅的話語與貼文,用行動創造媒體文化,似乎是你/妳另一種可能的選擇。
我想分享的第一個案例是 #SeeHer 運動,這源自於一段母女的對話,母親向女兒詢問「長大後要做什麼?」,一個回答說想做偵探、一個回答說想當醫生,都是受到電視節目影響,所以母親意識到媒體在節目裡對女性角色的呈現對女孩影響很大。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行業的女生也不夠多,在真正的職場上也不一定受到公平對待。所以,SeeHer 網路標籤是倡議關於媒體刻劃女性的方式,並對其進行反思。單就一個網路標籤還不夠,這裡面還提供一種內省工具箱 ( insight toolkit ),像是有研究做為背景資訊,還有可以作為對話的問題清單,更有助於幫忙做自我檢核與反省。
我想分享另一個案例是 The Validation Project,創辦人Valerie Weisler 在 TED 演講中,敘說自己在 14 歲的時候被同學霸凌,不過,當她看到另外一個男生也受到霸凌時,她卻勇敢地走過去鼓勵他,她能感覺到他的感受,也同時化悲憤為力量,去搜尋如何製作網站開始跟類似遭遇的孩子透過電子郵件相互打氣,因為她發現能給人一句安慰的話,給她活下去的勇氣,甚是去安排課程與推動社區服務方案,這就是利用媒體—從電子郵件開始的媒介創用組裝成的計畫,把只是想替自己及需要獲得他人安慰的人找到庇護,但最後卻成就了一個讓世界變得安全的一種源頭,使人活下去啟發的力量。
前述由批判反思產生的社群媒體形式,也可以擴大到各種議題,像是國內「雲林食通信」,是反思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因為在主流廣告、媒體體系是透過行銷手法建構食物的意義,但食通信的媒體誕生為的是補充食農經濟裡面「情感」面向,關切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的互動,把食物放回產地與家庭的脈絡中,把對於食物的認識理解與情感當作一種調節機制,使得消費合作社、農夫市集與食通信構成另類的食農經濟體系,重新思考人與食物的關係與食物商品化(萬尹亮,2021)。
2023 年我在恆春工商參與一場工作坊,就設計了這樣的一個題目:「如果要你/妳做一件讓人感覺幸福的小事,你/妳希望要做/不要做什麼」在兩分鐘的自我冥想,以及五分鐘的相互採訪後,大家不約而同都會提到:「關懷」與「讚美」兩件要做的事:前者是一種聆聽,後者則是一種行動,都可以扣連前述 #SeeHer 與 The Validation Project 的意象。
在網路世代,這種相互請益、聆聽的機會變得很少,絕大部分的青少年都在意別人的看法,而選擇性地呈現看似完美的自己,卻不是真實的自己,可能發一篇花俏濾鏡的照片,寫下一兩句自己過得不是很糟的一天,把剩下的時間去看有多少人回應,儘管這些人跟你/妳不是很認識與交談過,卻也在上面虛度光陰。
如果今天可以使用「# 」,你/妳想創造的改變會是什麼呢?
真實人生是有挫折、有憂慮,看看 #SeeHer 與 The Validation Project 的例子,想想可以自己的遭遇也可能有人需要鼓勵與安慰,讓人知道自己過得不太好,但把這個當作機會可以幫助類似遭遇的人,那麼善用網路標籤與各種媒體工具,意義就會因為你妳的舉動而不同反響了!
參考書目:
- 萬尹亮 (2021)。來自產地的精神食糧:雲林食通信的食物、實作和經濟過程。收錄於黃應貴主編 《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頁151-215)。群學出版社。
瀏覽 54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