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在 B2C 影音串流產業還會是風潮嗎 — 進入前必知的三兩事|專家論點【Mr.T】

男女老幼在休閒時刻開著電視、滑著手機,無論有意識無意識的獲取新知又或是打發時間,內容物除了文字以外,搶著眼球的都是各式各樣的「影片」,包含 YouTube、小紅書、Netflix、Disney、TikTok、Instagram。講個更明白的數據,TikTok 更是超越了搜尋流量之霸主 Google,成為時下眼球的最愛。

圖片來源:freepik

前言

作為 PM 時時常常要打造產品(這邊暫時不會指定為專案經理或產品經理)、為了符合商業利益與使用者需求的職業,就必須更了解到產業結構與組成,不但可以幫助自己深思熟慮為何要踏入此產業,更可以協助自己在進入產業後的能力拓展。
B2C 影音串流產業,可以就幾個面向來瞭解—影片類型、盈利模式、平台模式、內容製作、產業類型、播放模式。

串流產業介紹

影片類型:

小至 1 分鐘內的快消費影片、3 – 10 分鐘的短影片、1 小時內的影劇小品、1 小時以上的長篇大作。或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影片的類型是屬於輕鬆小品、還是巨型製作,往往隨著影片的長度會有正相關。

盈利模式:

免費制 FVOD、訂閱制 SVOD、廣告制 AVOD、單次購買 Pay-Per-View、TVOD (租賃制、買斷制)、混合制 MOD、捐獻制 Donation。瞭解營利方式的好處是我們可以藉由「商業模式」知道消費著是怎麼被剝皮(開玩笑的),是怎麼心甘情願掏出錢觀看想要的內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即使是免費,也會從不同地方獲取相對收益,例如你的個資。

平台模式:

影片為主(如 Disney、Netflix)、影片為輔(如文字影片並行的教學軟體、Instagram 圖片與影片並行的軟體)。另外一種分類方式是,用網站播放、手機播放、機上盒播放、投影式播放。現在的多螢幕時代,老中青、洲際地區、網路基礎建設等相關影響,造成每個人的使用習觀不同,因為習慣也會有觀看的限制或是使用場景。

內容製作:

PGC 專業內容製作 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 (例如  Disney 幾乎都是自己自產自銷的影片)、UGC 使用者內容製作 User-generated Content(例如 TikTok 的短影片幾乎都是素人們自己的製作)、授權制(例如 Netflix 最初最為中心平台多數的影片都是從其他片商搜集而來)。

產業類型:

媒體娛樂(例如 Netflix、Disney)、教育產業(MasterClass、Hahow)、運動賽事、金融產業、醫療產業,每種產業都會有自己需要解決的影片使用情境,例如教育產業通常強調的是多語言的字幕、或是有線上與老師互動的環節。

播放模式:

串流 Linear(指的是例如傳統電視不間斷地選台播放)、單片模式、直播 Live、快消費(播完後 24 小時消失)、回放 Catch-up 、Chatroom 聊天互動模式。

小結

影音播放雖然不是必須,卻是在我們的生活週遭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看似落後於時下最夯的 5G、區塊鏈、雲端運算等話題,這需求卻會是一直存在,只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從上述的串流產業介紹的切入點,找到些蛛絲馬跡,將產業推至另外一個高峰,想想 Netflix、Disney 不就是這樣再度蔚為風潮嗎。

乍看之下是不是有些深奧,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影音播放深含各種意義,建議讀者們可以在進入科技串流產業前,可以建立這些初步認知,丟到 Google 搜尋、百度搜尋等都是個讓我們瞭解「關鍵字」意義的好方法。因此為了讓讀者們建立由淺入深的學習,本篇文章會持續跟大家聊聊,敬請期待。

瀏覽 1,595 次

覺得不錯的話就分享出去吧!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